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大明第一臣》


    第(1/3)页

    朱元璋骑在马背上,缓缓进入了滁州城……还是那一副老样子,街道房舍,除了更加斑驳,地上的杂物更多之外,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他特意向城墙两侧看去,能看到不少临时搭建的棚子,那都是叫花子的栖身之地。

    朱元璋还记得有一次遇上了下雨,天气还冷,他不得不去棚子里躲雨。

    那两个乞丐人很好,他们不但没有赶走自己,还热情请客。

    两个叫花子能请什么啊?

    酒楼扔的糊锅巴,菜市场捡的烂菜叶,还有几块发了霉的豆腐……就是这些猪都未必爱吃的东西,都放在一个破砂锅里,炖了起来。

    刚煮熟的时候,一股馊臭味道,直刺鼻孔,其中一个乞丐就用一种树枝搅合,另一个乞丐扔了几根草下去。

    还真别说,过了一会儿,树枝香草的味道,竟然化解了不少馊臭味。

    他们给朱元璋盛了一碗,热乎乎的,一口喝下去,不由自主打了个激灵,整个人都舒服起来。

    朱元璋连着喝了三碗,好长时间都没有吃饱过了。他跟两个老乞丐聊着,笑着,他给他们唱蹩脚的花鼓戏,老乞丐教了他分辨草药的办法。

    说来也奇怪,乞丐朝不保夕,吃的都是馊臭变质的东西,有时候捡到了一条死狗,哪怕生了蛆虫,也是要当成宝贝吃掉的。

    换成普通人,估计没几天就食物中毒,直接挂了。可乞丐们风里来,雨里去,竟然还能活得好好的。

    当然不乏一些人体质特殊,免疫力超强——弱的都死了。但是这帮人的一些救命小妙招,也是相当管用的。

    比如治疗痢疾,解蛇毒,处理伤口……都有些独门的手段。

    老朱跟他们学了不少生存小技巧,这才分手。

    故地重游,那两个乞丐估计是找不到了,那个鲜美无比的汤饭也吃不到了……要不自己做一次,请张希孟和李善长都尝尝?顺便再请他们起个名字?

    老朱想着这些,嘴角竟然向上翘起,露出了似有若无的笑容。跟在老朱旁边的张希孟敏锐察觉到了,他不知道朱元璋想什么,但这个时候,估计不会是太好的事情……

    “主公,刚刚李先生说了,滁州积累的冤假错案不少,主公可是准备替百姓平反冤狱?”

    老朱沉吟了一下,就道:“这是自然,只是案子太多,要劳烦两位先生了。”

    李善长笑道:“上位,其实大多数的案子,是非曲直,不算困难……真正需要用心思的,或许也就一成而已。”

    朱元璋立刻打起精神,张希孟也来了兴趣,这可是他最缺的东西,赶快跟李善长学学……民间的案子中,涉及到杀人放火,抢劫偷盗一类的恶性案件,数量并不多。

    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朋友一定知道,在村子里,谁家有什么事情,很快就会传得人尽皆知,专门有那么一群大爷大妈,就喜欢干传闲话。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在乡土社会,是没有秘密可言的,谁干了坏事,十里八乡都会知道。

    还有一层,就是长时间生息繁衍,彼此结亲,一个村子论起来,别管远近,多数都是亲戚。

    面对着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亲朋,杀人啊,抢劫啊,这类的案子,还真不容易下得去手。即便发生了,往往村子里的族老就会按照宗法处置。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能闹到衙门的案子,往往是经济纠纷,其中又以侵占土地为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