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战后的休整安置-《大宋一品权臣》


    第(2/3)页

    “如此一来,各州府府库所剩钱粮自然不多。”刘敏审讯过俘虏,所以得知了这一情况。

    “若是这样,那就说的通了。”秦烈颔首一笑,道:“不过这样也好,咱们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向康王殿下继续要钱要粮。”

    “朱武,把这笔钱财记上十万贯,然后我来上书朝廷,作为封赏士卒之用。”

    秦烈算了一下,这三十万贯钱,正好给士卒发放到年底的军饷。

    这点钱他也不想留下,直接借朝廷封赏名义,作为军饷发给士卒们,也好激励一番军心士气。

    当兵卖命,吃粮领赏,天经地义,这个时代要是跟士兵谈什么信仰,那都是扯淡。

    更别提谈什么思想觉悟,自由平等,你要是再军**传这种思想,别说那些官僚士大夫,就是底层的百姓,也一定会认为你是个疯子。

    不是这个时代人不聪明,而是这种传承的忠君报国思想,早已经根深蒂固,不是你说改变就能够改变的。

    而这个时代,拉拢人心最好的手段,就是让他们吃饱穿暖,对于士兵同样如此,只要做到这点,他们就会死心塌地的跟你干。

    相反要是死命盘剥压榨,最终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揭竿而起,就如眼前的方腊叛乱,就是典型的官逼民反案例。

    “大将军仁义。”三十万贯虽然不算多,但对于普通士卒来说,一个月也就一贯钱,而且还是刀口舔血,拿命才能换来的。

    秦烈这一张口,三十万贯钱撒下去,把军饷预支到了年底。

    这绝对是没有先例的,之前地方上那些乡军、团练营,每个月别说领军饷,就是吃饱肚子都勉强。

    这也是大宋乡军战斗力低下的原因,事实上禁军情况也差不多,军饷常常拖欠,军官普遍吃空饷。

    兵器甲胄都锈迹斑斑,这就是目前大宋地方乡军、团练营的现状。

    “这次的俘虏,各营可以择优挑选补充伤亡,其余多余人数,尽数编入水师横江左右两营。”

    面对众人的恭维,秦烈摆摆手,对这次俘虏的叛军问题,做出了安排。

    “那就让水师营的几位团练使前来,把这些俘虏进行整编带回去水师营地去。”

    吴用对于秦烈做出的大方针战略部署,向来是无条件执行。

    “朱武,传令玄机亲卫营给水师左右二营传令吧。”秦烈颔首表示同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