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修建帝陵都没钱-《大宋一品权臣》


    第(2/3)页

    但金人攻陷汴京之前,他逃奔江南,而继位的宋钦宗赵桓意外身死。

    因为当时赵桓继位不足半年,帝陵的修建甚至都没来得及修建,最后在秦烈与文武百官的商议下,把赵桓的下葬进了原本给赵佶准备的帝陵之中。

    如今小皇帝赵谌的灵柩,都因为帝陵还未修好,灵柩还停放在大相国寺中,如今赵佶又驾崩,这帝陵修建一事,顿时成为文武百官的头等大事。

    工部尚书赵野、工部左侍郎聂昌、右侍郎陈规,为了这事,急得团团转。

    修建帝陵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光钱财就是一笔天文数字,其次就是规模建制,还有时间等等,都是大事件。

    对于此事,秦烈也是头大如斗,若是按丧葬制度来办,最少需要征集三万工匠,费时三年才能把赵佶和赵谌的帝陵修好。

    除了这点外,那就是钱财,至少需要一千万贯钱。

    现在对于秦烈来说,最缺的就是钱,上次在山东缴获的那笔钱,虽然拨付了五百万贯给工部,修建赵谌的帝陵。

    然后拨付了一笔军费,官员俸禄,以及赈灾所需,户部账面上已经穷的一百万贯钱都拿不出来。

    秦烈这次北返京师,任命韩世忠为征南大将军,发动的两浙东路战事,军费现在都还欠着一半。

    当时秦烈只拨给了韩世忠八十万贯军费,这笔钱还是从江北行省的盐商手中提前借的。

    而剩下的一半军费,秦烈当初对韩世忠的承诺是,今年两浙东路的赋税,收缴上来之后,尽数用作军费。

    可现在一旦为赵佶修建帝陵,就必须拿出一大笔钱财。

    还有新帝登基,也需要不少费用。

    “钱、钱、怎么都是要钱的?”秦烈回到丞相府,看着桌案上,堆积如山的文书,翻看之下,发现竟然大部分都是要钱,顿时头大如斗。

    “吴用、张浚你们都说说看,现在该怎么办?”

    自从当上这个大宋宰相之后,秦烈发现自己就成了大宋的当家人,该有的荣华富贵没有享受到。

    反而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不是考虑打仗之事,就是考虑政务之事,可即便他再怎么卖力,还是缺钱,而且缺得还不是一星半点。

    “主公,现在唯有东川、西川两路还能挤出一笔钱,从前年开始,东西川路的赋税,就一直没有解送入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