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明确大宋的国策-《大宋一品权臣》


    第(2/3)页

    见到秦烈到来,门下侍郎李光,左右仆射赵鼎、赵野等人纷纷起身相迎。

    “见过郡王殿下。”秦烈拱手作揖,笑道:“见过诸位大人。”

    “今天人很齐啊,莫非发生什么大事了?”秦烈见所有人都聚集在大堂之上,这显然是在商讨事情,否则这般宰相都是单独办公,可不会这般聚集在一起。

    枢密院枢密使张叔夜,现在还在西北主持军务。

    现在枢密院事副使蒋之奇、章姿二人主持军务,不过自从秦烈领了天下兵马大元帅职务后,枢密院的权利,就开始大幅缩水,基本只有发言权,而没有任何实权。

    在秦烈的询问之下,蒋之奇躬身道:“郡王殿下,这是河北行省刚刚送来一份金国使节的文书。”

    “哦。”秦烈接过翻阅之下,目光瞬间便锐利了起来,强忍着情绪看完这份文书的秦烈,平静的看着众人问道:“诸位大人怎么看?”

    “夷狄不足信,我大宋开国以来,只有岁币一说,而没有和亲一说,宋金和谈可以,和亲不可取。”

    左仆射赵鼎见众人没有开口,遂率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左仆射所言甚是。”尚书左丞何焕,表示支持这个观点。

    紧接着尚书右仆射赵野,也点头道:“金宋连年征战,若能够和平相处,乃两国百姓之福,下官认为可以和谈,若能够恢复辽宋时期,与辽国制订的澶渊之盟合约,倒不失为国之幸事。”

    澶渊之盟乃是大宋真宗皇帝,与辽国的达成的盟约,从此辽宋承平百年。

    这个盟约,如今看来,确实对大宋和大辽的稳定起到了莫大的用处。

    但却导致大宋与大辽从野山羊,退化成了羊羔,最终便宜了辽东崛起的金国。

    这就好比起,几年前宋金缔结的海上之盟,共同灭辽一样。

    盟约本生是没有错的,但有个前提,你必须自身强大,乞求敌人仁慈的结果,最终就是亡国灭种。

    “郡王,这几年我朝内忧外患,连年征战,国库空虚,确实需要休养生息,若两国能够和平共存,倒不失为一策。”尚书右丞何焕,也点头表达对和谈的支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