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六十八章 染指-《宸宫》


    第(2/3)页

    元祈温和笑道:“舅舅,你这话从何说起?”

    襄王眼中光芒一闪,竟是晶莹不可逼视,他固辞不起,语气微有呜咽:“臣御下无方,那起子兵痞贪功冒进,延误了决胜良机……臣万死莫赎……”

    元祈听着他情真一意切的请罪,恨不能一脚踹去,口中却“安慰”道:“舅舅不必妄自菲薄……朕进镇之时,瞧着你府中兵士,进退得宜,显然舅舅平日里调教得当。”

    襄王听这“褒奖”,声音更急,带出嘶哑来:“总之是臣罪该万死……耽误了大事,还请皇上重重惩戒,臣绝无二话。”

    周浚在旁冷眼瞧着,只是不住冷笑,他唇边轻讽,勾起一道迷人弧度,若是在京城街头,不知要迷死多少闺中少女。

    皇帝看着不是事,微觉棘手,他满心恼怒而来,却遇着襄王先发制人,在阶下“声情并茂”,若真要依律问罪,天下人少不得骂他凉薄——这一腔怒火,却似被寒冰泼个正着,凉沁入骨。

    他正沉吟着,却一眼瞥见周浚的冷笑,沉声问道:“大将军,你在笑什么?”

    “启奏万岁!”

    周浚神色从容,听到皇帝问及,朗声答道:“微臣是在赞叹……圣上您天威自成,在御驾之前,襄王殿下这形容……臣只想起一个成语,叫作判若两人!”

    他声音不高,可言语中的调侃讽刺,却极是辛辣。

    元祈听着,眉头高挑,从人知道这是他大怒的前兆,不禁心下一沉。

    只见得帐帘微动,一位素裳佳人手中托着八宝镶蛳螺漆盘,上有一道玉瓷茶盏,正缓缓行至御前。

    周浚内功深厚,几乎可以听见,侍卫们见那少女入内,都大大松了口气。

    他以眼角余光瞥去,却倒抽了口冷气——那万载冰雪般的清冽风华,竟是平生仅见!

    晨露将茶盏置于御案之上,轻轻开口道:“皇上……这玉玺,要微臣收起来吗?”

    元祈被她一语惊醒,才发现自己心中烦闷,已经把五彩丝绦扭缠得一团,他自嘲地笑了笑,望着案前神态各异的两名重臣,将怒火敛下,才将玉玺解下,示意晨露收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