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台湾之行-《走出香江》


    第(3/3)页

    “你离中年还早着呢。”蔡致良不禁笑道:“你现在的情况,已经在电脑公司站稳脚跟,前途一片光明,而dram工厂,你比我更清楚,可能会蹉跎数年光阴,一事无成,最终只能破产倒闭了事。”

    有些话,虽然是朋友,却还是要说清楚。

    廖成凯道:“我已经而立十年,算是最后为自己博一次的机会,往后也就求个安稳了。”

    “希望这个时候入局,时机是对的。”蔡致良再次强调了一遍。

    时机选好了,自然犹如站在风口上,万事大吉。但是选错了时机,犹如前几年,输不起的时候,自然就输了。但是坚持下去,资金又烧不起。

    蔡致良在台湾待了一周多的时间,签下了一份备忘录,由金河投资,德州仪器以及工研院三方合作,从晶圆厂到dram工厂。

    蔡致良将投资从5000万美元,提高到7100万美元,而控股权从七成降低到了55%,还有其他一些对小股东有利的条款,最终拿下了德州仪器1m的dram技术授权。

    工厂将于年后在新竹工业园开建,预计半年内完工。但是,这只是工厂建成了,并不代表完全掌握了制程技术,也不能保证良率。

    至此,蔡致良算是入局了。期间,蔡致良也定下了,自己思量许久的名字,力微电子。

    “这名字有些不妥吧?力微力微,力量微薄,似乎有些不吉利吧……”德州仪器的代表,高畅提出异议,他想将德州仪器的德字加进去。

    “高先生久在国外,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也是情有可原。这可是一代雄主的名字,怎么能说不吉利呢。”

    蔡致良道:“拓跋力微者,生而英睿,纵横北境数十载,创建了强盛一时的鲜卑帝国。更关键的是拓跋力微高寿啊,享年103岁……”

    最后蔡致良妥协了,叫德州力微,但是高畅依旧不满意,认为德州金河电子公司更好一些。

    但是蔡致良就不满意了,自己是大股东,应该叫金河德州电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