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票房惨案-《走出香江》
第(2/3)页
在乔治看来,茱莉亚?罗伯茨是个小角色,等一等也是无妨的,更何况是与阿尔?帕西诺搭戏。现在的东西方,都可以称作是巨星时代,比如港城如今的一周一成,好莱坞也不例外,这也是如今经纪公司强势的原因。这种现象一直可以延续到90年代中期,特效大规模使用之后,六大电影公司再次主导了局面,彻底甩脱了经纪公司的掣肘。
盖瑞?马歇尔点点头,认可了这种安排。
乔治?史密斯又提及周一时,盖瑞?马歇尔说起的另一个男主角人选,道:“克里斯托弗?里夫呢?”
盖瑞?马歇尔道:“还没有消息,再等几日。”
乔治?史密斯也没有在意,这种层次的大腕,考虑半个月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接下来的试镜,蔡致良也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这种喜剧方面东西方的情境差异还是蛮大的,所以基本是没有参与什么意见,大多时候都是听听乔治?史密斯和盖瑞?马歇尔的意见,仅仅试镜完之后点头或者摇头表示一下,或者综合一下二人的分歧。配角方面,基本上很快就定了下来,主要是男女主角方面,不是很理想。
蔡致良突然指着即将试镜的女孩,问道:“这就是那个……那个跳舞的女孩,《美国往事》?”
思索片刻,还是没有记起电影中的名字,只记得年少时的面条在墙缝中看到的那个翩翩起舞的姑娘。
“黛博拉。”却是盖瑞?马歇尔接口道:“就是詹妮弗饰演的,当时才十二三岁,却已经游刃有余了。”
“《美国往事》还是应该看欧洲版的,使馆影业的剪辑,时长缩了一半后,前后情节混乱不堪,算是毁了这部经典。”乔治?史密斯摇头叹息。
盖瑞?马歇尔道:“应该导演剪辑版,上下两部一共六个小时,叙事娓娓道来,宛如意大利歌剧的咏叹调。”
“太长了。”乔治?史密斯代表的是制片方的利益,所考虑的自然与盖瑞?马歇尔不同,道:“据《好莱坞时报》调查,观众愿意停留在电影院的时间,最长两个半小时。要是真在电影院放映6小时版本,估计比使馆影业剪辑版还要糟糕。”
这部有著名导演赛尔乔?莱昂内执导的经典影片,期初粗剪完成之后,洗印好的电影长达十个小时,对制片公司来说,简直是无法想象的灾难,意味着根本无法在电影院放映,毕竟没有观众能够在影院坚持这么久。所以便削减到六个小时,分上下两部,也就是盖瑞?马歇尔所说的导演版。
但是六个小时对于发行公司和院线来说,依旧太长了,最终赛尔乔?莱昂内剪辑成一版229分钟,接近4小时的版本,也就是乔治?史密斯所说的欧洲版,因为最终版在北美票房扑街,便在欧洲上映了这个版本。发行公司最后亲自操刀,将电影时长削减到了139分钟,但是将近100分钟的空缺,造成剧情和逻辑上的混乱,耗资4000万美元制作的电影,仅仅只有500多万美元的票房,造成好莱坞历史上数得着的票房惨案。
眼看着越扯越远,蔡致良只能将话题又拉了回来,问道:“表演哪一段?”
乔治?史密斯看了一眼正在准备的詹妮弗?康纳利,道:“一段独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