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家-《走出香江》


    第(2/3)页

    “好的。”韦敏记录了下来,继续汇报道:“温行长晚点才能到。”

    蔡致良点点头,温国良过来,自然是为了浦江那边贷款的事情。浦江市广电局关于电视塔项目贷款的事情,从康同那里汇报至许如琛那边,再到温国良的办公桌上,短暂讨论之后,如康同当初的顾虑一样,同样觉得不可行,便搁置下来。

    只是没想到蔡致良去了一趟浦江,不仅将这个项目重新翻了出来,而且还全力推动了这个项目,现在基本上已经确定下来,毕竟浦江广电局也是很着急的,毕竟夜长梦也多。

    “蔡先生,我下周去浦江,签署贷款协议,您还有什么吩咐?”

    再次同蔡致良讨论这个贷款项目的可行性已经没有意义,况且温国良也自觉没有让蔡致良改变想法的能力,另一方面金河投资已经在浦东的荒滩上投资了3亿美元,据说那里同新界的边缘地带差不多,恒隆银行也不过是1000万美元的贷款。

    温国良也知道,蔡致良一直希望能够利用开拓大陆市场的机会,实现银行快速发展,乃至于弯道超车,只是他目前还是有些疑虑,同港城大部分人的想法一致,毕竟大陆的经济形势正进入十年来的低潮,尚未看到走出低谷的曙光。

    “港城就这么大,汇丰先入为主,中银国际背靠大陆市场,恒隆银行已经没有什么发展空间了,所以必须向外部拓展生存空间。”蔡致良陈述了一个事实,虽然温国良的曾经一度觉得,收购海外信托银行之后的恒隆银行能够同汇丰、中银国际比肩,而事实上,差的很远。

    “无论是欧美也好,亚洲也罢,恒隆银行终究还是主要做华人的生意,毕竟我们有着相同的语言和价值观,而大陆就是华人最大的聚居地。现在内地的经济刚刚起步,遇到了一些波折,在各大财团和企业纷纷作壁上观的时候,恒隆银行此时入局,这是一种姿态和诚意,可以说是雪中送炭也不为过,对恒隆银行以后拓展在浦江的业务都是大有好处的。如果不出意外,浦江政府即将开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你到浦江之后,可以提前运作一下。”

    “好的。”温国良也不是第一次同内地的政府打交道,去年恒隆银行进入深城的时候,便已经熟悉了这些。

    至于其他的,蔡致良也没有什么好交代的,倒是温国良说了下纽约分行的筹备情况,目前进展还比较顺利,有望明年开始营业。虽然这是蔡致良交代的,要不是温国良此时提及,都已经快忘记了,毕竟暂时还没有什么需要用到它的地方。

    等温国良离去,蔡致良到家的时候,已经半下午了,赵宝秀正在客厅里看电视。

    “还以为你要到晚上才回来。”赵宝秀看见蔡致良,又赶忙问道:“你外婆的事情,有消息没有?”

    “这才过去几天呀,什么消息也没有。”蔡致良苦笑道:“妈,您别着急,这毕竟是50年前的事情,中间还经历了战争离乱,说不定都已经不知道搬了几次家了,哪里是那么好找的。且耐心等等,即便是浦江那边动作再快,没有三五个月的寻访,哪里能有什么消息。”

    “唉,等了几十年,也不差这几个月。”赵宝秀随手不停地转换着电视台,道:“希望还能留下些线索。”

    蔡致良宽慰了几句,却也显得苍白无力,这件事其实同大海捞针差不多,毕竟是战争离乱,数十年的岁月,当年的住址也早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