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信誉-《走出香江》


    第(3/3)页

    在启程之前,蔡致良就让顾远德约见邱德拔。

    “邱先生在新加坡,近两日都有时间。”顾远德说道。

    蔡致良觉得还是赶早不赶晚,道:“联系邱老先生的助理,就今晚吧,请老先生选地方。”

    此次来新加坡,除了邱德拔,还有华侨银行李成伟等人,将濒临流产的融资协议,再次拉进签字流程。

    此次融资的目标是3亿美金,其中淡马锡出资1亿,将股权比例提升至20%左右,剩余2亿美元来自新加坡其他金融机构,就包括邱氏家族的私人投资机构。

    “蔡先生,你觉得现在的力微电子科技集团还值15亿美金吗?”邱德拔老先生果然质疑力微电子当前的价值,道:“随着价格暴跌,各大半导体公司的市值都在下降。”

    这是事实,不容反驳的事实,既然其他DRAM生产商,包括日本NEC,日立电子,韩国三星的股值都在打折扣,力微电子科技集团又凭什么能够例外呢?

    “首先,对于DRAM来说,这是一个周期性的,优胜劣汰的过程,而在这次价格战之后,很多公司将会退出这个市场,乃至消失。”

    蔡致良自信地说道:“我可以向您保证,等DRAM供需关系重新达到平衡的时候,力微电子不仅依然存在,还会因为竞争对手的减少,进而改善原先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好。”

    “不知蔡先生用什么来保证?”邱德拔饶有兴致地问道。

    “力微电子已经研发出16M的DRAM产品,并打入美国市场。因为日美半导体争端,相同的产品,相较于力微电子,日本的产品在进入美国市场时,会被征收100%的税率。”

    蔡致良道:“这就是我对于未来形势的判断,力微电子不仅能够生存下来,还会彻底在DRAM行业站稳脚跟。”

    很多时候,同样的话,从蔡致良嘴里说出来,份量自然是不同的。这也是此次新加坡之行的缘由,因为顾远德与廖成凯无法取信于这些投资者,毕竟他们并不了解这个行业,而且这个时候突如其来的价格大战,让初入这个行业的他们,望而却步。

    蔡致良以自己的信誉保证力微电子未来的时候,邱德拔就需要重新考虑这笔投资了,一来源自于蔡致良的财富,二来就是蔡致良过往的战绩。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二者是统一的。

    个人信誉一向是最高等级的担保,既然蔡致良承诺了,那就必须做到,否则就失去在华人圈立足的基础,同时也会无限放大未来融资的难处。

    再者,邱德拔需要慎重考虑的缘由还在于,一旦拒绝之后,将不会再有投资力微电子的机会,毕竟他拒绝的不是顾远德和廖成凯。

    而对于其他DRAM生产商,如像蔡致良所言,在这场优胜劣汰的价格战之后,能否生存也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新加坡停留两日,蔡致良会见了很多人,同样的解释也出现了数次。

    坐以待毙也不是蔡致良的风格,除了新加坡的投资机构,蔡致良也在考虑其他潜在的投资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