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同样的故事,同样的问题-《诸天纵横,从武林外传开始》


    第(3/3)页

    吕云澄方才的问题,不在于“儒家”,而在于“弟子”,打开铜盒的先贤属于儒家,但他不是儒家弟子,儒家人都是他的弟子。

    没错。

    当年打开铜盒的就是孔夫子。

    孔夫子以无上神通智慧打开了两个铜盒,感悟到了其中的隐秘,留下了部分文字记载,却把两颗宝石留在了百越之地。

    至于那两个铜盒,如果吕云澄没猜错,应该收藏于儒家。

    孔夫子为何如此做,吕云澄不清楚,人家是孔圣人。

    圣人的做法,不是凡夫俗子能够理解的。

    吕云澄想不明白,也懒得想,只是静静地看着荀子。

    一个苍龙七宿,绕进去不知多少才智高卓之人。

    “你是不是想问老夫,先圣为何没有把两颗宝石留在儒家。”

    “不想,因为这并不重要,我只想知道,那两个铜盒在不在?我能不能看看那两个铜盒?”

    “如果吕宗主能够回答我一个问题,两个铜盒拱手相赠。”

    “请讲。”

    “吕宗主已经得到两颗宝石,且能够引动部分元气,想来对此有些了解,敢问吕宗主,这些宝石,还有那块碎片,有什么隐秘?”

    “吕宗主是命外之人,对此又如此熟悉,莫非知道这些东西的来历?”

    “这似乎是下一个问题。”

    “吕宗主还真是一点亏都不肯吃。”

    “我的心眼比较小,吃亏是不可能吃亏的,永远都不能吃亏的。

    不如这样,咱们互相问问题,一个问题换一个问题,这个提议如何?”

    “非常公平的提议。”

    “尊老爱幼,我先来回答前辈的问题,我只有一个猜测,正确与否没人能够做出保证。”

    “你的问题。”

    “天地间,真的有一种力量,在冥冥中掌握着人类的命运吗?”

    “有,那种力量叫做——人心!”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下人之心,好强大的力量。”

    “下一个问题,说说你的猜测。”

    “宝石的数量并不是九颗,而是十颗,每一颗宝石都蕴含一门绝学,合起来是一整套绝学,名叫《浑天宝鉴》。

    如果真的是这门绝学,那么和天下更替确实有关联,在我听到的故事中,《浑天宝鉴》被尊奉为‘天子武学’。

    您的浩然正气练到了什么地步?”

    “比你稍微强一点点,什么是天子武学?”

    “练了天子武学,有成为天下之主的潜力,就好比周武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