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相逢(1)-《青白之恪》
第(3/3)页
“可是我没有漏题,我预测的准,说明我聪慧。”她不服气地反驳。
“跟我回去。”褚恪之听着他沙哑的嗓音,状似无意地低下头吃了口茶,说。
“可是我盗用你的名义干贩卖的勾当,公子不怪我吗?”她终于问出了徘徊已久的问题,这几个月除了想复仇以外,更多地是对褚恪之复杂的心思。
“我知道你是在怪我对你爹见死不救。李青白,假如知道你爹会突然死在牢里,知道会发生这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我一定会抛开顾虑及时相救,你信不信?”他叹了口气,沉着眉看着她。
“不太信,你之前也把我赶走过,好在船还没开,又叫我回来了。这次开船的时候,我还盼着公子把我再叫我回去。谁知道我什么时候再捅个篓子,你再把我赶走,到时候我多没脸。”
“这次是我考虑不周,原本让你吃一堑长一智,记着这次的教训,没想到船意外走水。你先跟我回府,我…保证以后不赶你…你爹的事已经有些眉目,一切事情都太巧合,你刚跟我请示要去接他,还没动身他就来了,还变卖了家产。刚进城直接就找到了厨子的工作,工作第二天就毒死了人。这里面肯定有人推波助澜。”
“好,公子,我跟你回去,一定给我爹讨个公道。”听到这里,李青白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这个便宜爹养了这个便宜儿子这么多年,不替他报仇,枉为人伦。
李青白好像忘了一件事情,让她‘无诏不得进京’这件事情,因为是公子恪把她接回去的。
公子恪啊,十岁的时候被当太傅的祖父领着参加溪水流觞,当场连续作诗三十首,一举成名;十五岁圣上下诏征求人才,举孝廉他洋洋洒洒的一篇‘有教无类’强调士族寒门应接受平等教育而掀起轩然大波。十六岁一曲‘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感动无数文人骚客;十八岁圣上‘开五馆招生,不限贵贱’,被破格提拔为最年轻的国子学博士。
有人说他有战国四公子的风范,因此被称为‘公子恪’,与王谢世家并列为‘三公子’之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