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茫茫-《青白之恪》
第(1/3)页
是啊,人海茫茫,寻人不易。可是怎么办,于这茫茫人海中,还是想再遇见你,或许在一个转角,是一个背影,是听到的一段关于你的故事。
一年后,夏。
除了圣上变本加厉建庙招僧外,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圣上派使者王将军出使北魏,王将军认为长江以南才是货真价实的正统国家。但是当他亲眼目睹了都城洛阳的繁花似锦,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以及专门设置的供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居住的场所后,回国后观点大变,承认自愧不如。
因而,圣上也专门设立了这么一个场所,叫“互市”。
南北两国政事时而紧张时而缓和,就商业活动而言,有政府组织的“互市”,也有非政府组织的民间贸易,“互市”时有时无,但是民间贸易一偷偷坚持了下来。
比如马市,金陵城郊区的马市突然有一天多了十匹马,个个膘肥体壮,野性生猛,据说是老板专门从北方运过来的,当然价钱也比普通的马高一倍不止。金陵城多的是闲的发慌的人,以及钱多的不知怎么花的人。
第二件大事,褚府要为褚恪之招亲。褚母以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架势,逼着自己嫡亲的儿子必须选一个媳妇,为褚氏开枝散叶。之前信誓旦旦地去督学,刚见了两个县学的夫子,李青白的影子还没有摸到,就被有心人士传到了褚父那里,以‘褚母病重想见儿子最后一面’这么荒唐又不得不上当的理由,灰溜溜的回来了。后来又陆陆续续的去了几次,褚母也应景的病了几次,好歹褚恪之去过两趟黄石县,把李青白之前寄存的五千两银子给了刘文才。除了“音容相貌”这种虚无的念想,褚恪之和李青白直接“两清”了。
褚府此次招亲,褚母下了狠心,只三个条件:女的、好生养的、适龄的,家世、相貌、才艺只是附加条件。
之所以把这两件事称为大事,是因为前者令官员议论纷纷,甚至有像范博士这样的无神论学者还发出了抵制和尚,重视桑植农业的呼声;因为老百姓不愿意努力了,只把所有美好的幻想和所受的困难都寄托在求神拜佛上,地也不好好种了。
后者是因为令老百姓议论纷纷,堂堂国子学祭酒褚恪之这个风云人物,经历了差点成为额驸又被退婚这件事情,虽然已经成为了一名二十四岁的大龄青年,但是人家不但是高富帅,还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啊。当然也有旁观者看的更透彻,褚母的三个条件看着简单,实则并不是这么回事,假如二十位小娘子都是适龄且好生养的,那选谁啊,选几个呀,并没有言明,因而附加条件可不是摆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