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随着第一声鼓声响起,四周屋顶人头攒动,每一面都足有百人,此时俱都搭弓射箭。 随后第二声、第三声鼓于乎接踵,随后便响起无数的步伐声、盔甲碰撞声,似是同时有几只队伍向着孙策这边蜂拥而来。 身后亲兵们喧哗大作,孙策却是面色自若,只是静静地等待着,直到敌人纷纷出现,方才放眼望去,却见此时四面八方已尽是赤旗摇曳。 “黄忠,魏延...”孙策虎目巡回,先点出了前方的两位拦路虎,随后对着后方的军阵却迟疑起来:“你是...乔绾?” 后方将旗下近千兵卒,众星捧月般的簇拥出一位女将,英姿飒爽,眉目如画,正是首次在孙策面前摘下头盔的乔绾。 乔绾冷冷地看着孙策,咬牙切齿道:“孙贼,当日屠戮皖城之日,可曾想到今日?” 却见孙策洒然一笑,摇头道:“本将只恨当日屠刀举的不够高,方才让你逃出生天,以至成为后患。” “你!” 乔绾气极,正欲叱骂,却见孙策已转首望向黄忠问道:“王政呢,为何不见他?” 黄忠沉声道:“吾主本也要俺在厮杀之前,给孙将军传几句话?” “哦?”孙策侧目笑道:“本将洗耳恭听。” “俺家主公说了,孙将军当日虽然逃出重围,也不可能毫发未损,受伤必然不轻,加上心性向来急躁,若是赶至襄安,必是日夜奔赴,人马困顿,导致元气未复,只需入得襄安,千余精锐便足以取阁下首级。” “乌合之众,便是再多,又何足道哉?”孙策眼中闪过冰冷的寒光,傲然道:“王政若真有此自信,又何必派你三人亲至呢?” “一方面自然是为了以防万一。”黄忠道:“另一方面,主公说将军这等英雄人物,总不可死在小卒手里,以辱英名。” “哈哈哈。”听到这话,孙策纵声狂笑,连连点头:“不枉相识一场,天公将军深知我心。” “只是他既知此事,为何不亲自出马,本将若能死在他的手上,方算的上是了无遗憾。” 黄忠默然,这点王政又没告诉过他,自然无从回答。 “本将知道了。” 孙策皱眉思忖了会,突然剑眉一挑:“原来在天公将军眼里,本将的分量毕竟不如公瑾啊,他是担心亲自杀我,会导致日后招揽不易?嘿,自欺欺人,本将死在何人手里,难道他便脱的了干系了?” 眼见黄忠依旧没有回答,孙策不再多言,只道:“本将最后还有一个疑问。” 他一字一顿地道:“你们是如何取襄安的?” 这是孙策最为不解的一点,也是他身陷绝境的最大原因,要知黄忠等人能这么快赶到襄安已极为不易,又如何这般迅速地夺下襄安呢? 这时一旁的魏延笑道:“这自然要感谢孙将军的好弟弟了,若无他这位孙家公子爷出面,郭军师又怎能轻易的赚取城门,直入襄安。” “仲谋?”孙策先是一怔,旋即惨然一笑:“本将明白了,难怪后面再无他的消息,原来已落入你们的手中。” 至于对面如何逼迫孙权背叛他这个亲哥哥的,孙策已不用问了,其实背叛他的未必就是孙权自己的想法。 只不过孙权太年轻了,承担不住背后太重的压力。 自家这场大败,又和袁术、王政两大强侯结成私仇,或许某些人比他们更不想给自己卷土重来的机会,以免祸水东引。 孙策突然高声大笑起来,笑声中尽是英雄末路的悲哀和壮志成空的怨恨。 良久,才止住笑声道:“好,好,猎犬终须山上丧,将军难免阵前亡,今日就看看能否在临死之前再斩一员大将,让王政心痛一下也是好的,黄汉升,可敢与吾一战。” 黄忠没有回答,只是一摆手,屋顶上的弓手人人拉开了弓,随后三人同时上前一步,分明是打着围攻的主意了。 一时间周围的空气彷似凝结了般,连半点风也没有。 下一刻,先是万箭齐发,惨嚎声起,旋即三道凌冽刀光撞天而起,挟着森冷杀气如波如潮,直向落入重重包围的孙策涌去。 同一时间,几百里外的王政突然心有所感,当即踱步窗漏,负手凝视窗外暮色。 暮色沉沉,秋风凌冽,吹得窗纸也瑟瑟作响。 王政的眼前仿佛浮现了某人俊逸出尘的潇洒身影,不由喃喃地说道:“失礼了,伯符兄。” “此番你远赴黄泉,我就不亲自送行了。” /77/77427/29826843.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