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市场压力-《重生:回到1993当首富》


    第(2/3)页

    卢秋雨指着楚天耀桌上的一份报纸道。

    这大半个月来,这两家啤酒公司的广告,几乎在省内各大电视节目上就没有停过,不单单是电视广告,还有报纸、杂志以及各种商业赞助。

    这一次两家公司宣传力度之大,可谓是空前绝后。

    “可惜了,好钢没用在刀刃上。”

    听到卢秋雨的话,楚天耀倒是叹了口气,起身走到了一旁的窗前。

    望着厂房里一排已经枯黄的杨树,楚天耀不禁感叹起了蓝剑和山城这两家啤酒公司的未来。

    没记错的话,山城啤酒将会几年后顺利上市,成为国内少数几家能够上市的啤酒企业。

    这也是山城啤酒最为高光的时刻,自此以后,山城啤酒就开始走向了下坡路,最后沦为被外资嘉士伯收购。

    至于作为西南王的蓝剑啤酒,虽然几次拒绝收购意向,但最终也没能逃脱命运,最终被华润雪花收入囊中。

    昔日川省两大啤酒龙头,到最后甚至连个名头都没能保住,这样的结局如何不让人唏嘘感叹。

    办公室里,楚天耀低头点了一根烟。

    烟雾缭绕,一旁的卢秋雨微微皱眉,楚天耀则是伸手将面前的窗户打开,任由一丝秋风吹了进来。

    “生产线不能说停就停,再等等看吧!”

    楚天耀吐了一口烟圈,最终决定道。

    若是停了部分生产线,厂里不少底层员工得下岗,这也势必会造成厂里出现恐慌情绪,这并非是楚天耀想要见到的。

    最主要的是,这一次蓝剑和山城的战场,几乎覆盖了川省十多个城市,除了那些县级市他们瞧不上眼外,三分之二的省辖市都在明里暗里的激烈竞争。

    不单单是星耀酒厂,省内不少二线啤酒企业也都苦不堪言,诸如绵市啤酒厂的亚太啤酒,蓉城啤酒厂的绿叶啤酒,最近半个月来销量都大幅度下降。

    听到楚天耀的话,卢秋雨欲言又止,不过最终还是没有再劝说。

    “永宁那边的情况如何?”

    楚天耀扭过头来,看了一眼卢秋雨。

    卢秋雨开口道:“生产照常进行,按你所说永宁两处分厂划分出一半的生产线用于生产竹啤,目前第一批产品已经在发酵阶段了,估计过两天便能开始灌装。”

    和星耀、青鸟啤酒不同,竹啤的特殊性使得它的发酵周期比普通工业啤酒更长,也就只有足够的发酵时间,才能让竹啤的口感更加清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