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宛如的心愿-《武庙至圣》


    第(2/3)页

    下邳入学大考之前,张靓才知道,“靓”就是“良”,才知道自己的人生模板就是老祖宗张良的人生模板,后来,大考结束,名家授字“子房”,这就更加坐实了自己张良的身份。

    既然自己就是老祖宗,那么,张靓觉得,是时候回忆回忆老祖宗的生平,最起码的要求,是不能弱了老祖宗的历史贡献,当然,如若能够在老祖宗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那就更好了。

    按照老祖宗的人生轨迹,在下邳城,当下这个时期,他已经拥有了不弱的声望。

    至少,有几件事对后世影响很大,并载入了史册。

    一件事,下邳三进履,拜师黄石公,得传《太公兵法》。

    二件事,救下了项伯,后来,鸿门宴上,项庄舞剑准备击杀刘邦,项伯挺身而出护住了刘邦,而原因就是老祖宗的救命之恩。

    三件事,拉起了一支队伍,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之后,老祖宗在下邳拉起了两百人左右的队伍。

    这三件事,都有历史记载,这也就说明,老祖宗当年,在下邳城就建起了班底,就拥有了革命的本钱。

    所以,自己进入学宫之后,也要在下邳城提前布局,以迎接即将到来的风云变幻的大时代。

    前世大秦王朝,老祖宗拉起了两百人的队伍,这个异界大秦王朝起码要拉个四百人的队伍才有点看头。

    按照前世的历史走向,老祖宗在下邳拉起队伍之后,感到力量不足,于是,跟项伯联系,带着队伍从下邳出发,准备去跟项梁、项伯的起义军汇合。

    也就是说,老祖宗跟自己有着英雄所见略同的想法,起义之后的优先选项,乃是加入项羽那边。

    只不过,历史记载,老祖宗走到半路上,恰好遇见了刘邦的起义大军,然后,刘邦刻意交好,老祖宗跟刘邦一番长谈之后,突然发现,刘邦的理念,刘邦的想法竟然跟自己高度契合,就没多想走了。

    再加上,当时刘邦草创班子,身边缺少人才,老祖宗在刘邦麾下很快就出人头地,成为了首屈一指的谋士,受到了刘邦的尊重和重用,评价老祖宗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于是乎,老祖宗就这样被刘邦拐带,忘记了去奔投项羽,最终帮助刘邦大败项羽,建起了华夏大汉王朝。

    也就是说,加入项羽阵营,不仅仅是自己的想法,还是老祖宗当年的第一选择。

    老祖宗当年被刘邦给骗走了,但张靓以为,自己可没老祖宗当年那么好骗,等以后起义了,干脆不走岔路,直接去奔投项羽,那样就遇不到刘邦了。

    想来,没有了老祖宗辅佐的刘邦,开局就断了一条腿,那就绝对无法跟自己和项羽这样的黄金组合对抗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