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金声桓动作并不太利索,秦朗军到了徐州之后,与其虽然没起什么冲突,但双方却是先天气场不和。 金声桓蛮横跋扈,这是明末多年战乱下武重文轻大局势下应孕的时代产物。 事实上这种趋势也并没有映现多久,大明国势的连年衰败是最主要的触因。 而且金声桓可是左良玉麾下出来的人,姓左的可是老跋扈了。 几次卖队友按兵不动的左良玉,放在天启年间,早被砍了十回脑袋了。他这号人手下的兵能是好人吗? 临阵卖队友,弃长官逃命,保存实力避敌避战,四处抢劫霍霍老百姓,那都是家常便饭。 而秦朗军呢? 早在李猛出兵之前,秦朗就有过叮嘱。 只要不是太过分,就比如明白着拿他们当炮灰这种事儿,那就对当官的保持一个毕恭毕敬。 反正就这一年了。 秦朗军的一应开支消耗又不指望着大明朝,对那些当官的再恭敬,也不需要担忧后者在军中的影响力。做好表面功夫,争取一个好影响,把剩下的几个月时间安安稳稳的过去,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这样一来,对何腾蛟恭敬有加的秦朗军,就怎么着都叫金声桓看不顺眼。 但金声桓也没嚣张到明目张胆的对秦朗军喊打喊杀,他还是很清楚自己的定位的。 再说了,何腾蛟压不住他,路振飞还压不住他吗? 有文怀玉、王心粹的标兵,有丁启光、丁启胤、丁承烈的归永兵,再加上李猛带来的秦朗军,那可没有他金声桓胡作非为的余地。 但具体到事务上,就比如这个时候,金声桓当然可以在出兵过程中拖延一二了。 他倒不是觉得自己拖延一二就能让李猛死无葬身之地了,他可不知道李猛会那么勇,直接对着吴家集的‘五千军’平a的过去,而就是要这么做了才舒坦。 前锋是一支自己不喜欢的人马,干嘛要那么兢兢业业? 所以,本该一起开拔的文怀玉部与金声桓部,却在实际过程中变成了一前一后。 文怀玉军在吴家集战斗结束了两个时辰左右,才来到了运河对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