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以话说的也是情真意切,叫沈廷扬心中已经削弱的恶感更是见少了。秦朗心中升起一股喜意来,自己如此作态还是有用的。 沈廷扬态度上的突变很叫他措手不及,不提他是不是鲁莽了,先就要想法来弥补之。现在看,眼下思路是对的。 “况且沈公不会以为秦某会仗着手中的这点兵马造反谋逆吧?” 事情已与预期大不同,沈廷扬忽的心头警惕大起,刚才秦朗真的直感受到了一股恶意的。哪怕现在已经转好了许多,可依旧不能全消,那就索性把事情摊开了说。 也显得他直率,反正年龄小么。 “且不说凤阳的黄刘二将和马中丞的抚标了,只说淮安的标兵,兵力就已经不弱于岛上人马,还有徐州金副总兵麾下也有五千军士在,这都是久经沙场的强军,北面更还有齐鲁的刘总戎部。” 秦朗脸上满是荒唐颜色,而且直言说出了造反两个字,把话都敞开了,既叫沈廷扬大感震惊,也叫他有点尴尬。 自己的态度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秦某若是要仗着手中的这点微末之力,图逆反之心,那岂不是自寻死路?” “如今郁洲山岛上有近十万人口,尽皆一无所有之流民难民,每月光粮米所需就不下两万石。” 这还是因为郁洲山岛周边海域鱼类丰富,从海中捕获的鱼类和相对充裕的食用油,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们对粮食所需。 “若不是背靠江淮,粮秣无忧,不出一月,岛上就一粒儿粮食都无。到时候再多的兵马也是星零四散去。如此之境遇,还何谈图谋不轨?” 沈廷扬一时间无语。 心里承认秦朗的外在条件似乎真不太适合。 不过秦朗以一布衣之身,集水陆军五千人,这个数字实在离谱。 “哈哈,淮安倒是招揽过我,可区区守备都司也太小瞧人了。当今天下大乱,朝廷内忧外患层出不穷,正是英雄用武之时。秦某年纪虽小,却有公侯万代之心。” “如此又怎能不重军伍?某不在兵事上下功夫,何时能闻达于天下,留名于青史?” 接着秦朗很自嘲的说了一句:“我是学不来四书五经的,科场扬名的美梦还是下辈子再做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