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有啥好看的吗? 更别说眼下玄武湖内早那个啥了。 金陵四十景有不少名不符其实者,朱之蕃这个状元郎把自己老家的景致从此前最多的十八景一下子推到了四十景,他的热爱家乡之心秦朗是能够理解的,就是有些景致的水准真的堪忧。 那乌衣巷,你们哪怕把来燕堂好好的整治整治呢? 玄武湖里秦朗都进去转了一圈,被禁闭了二百多年的玄武湖,也不知道里头的渔获会有多大。 但崩看这四十景大多沿着的是秦淮河沿岸,可自始至终,秦朗都没有迈出过一步。 也就是今天,抚宁侯朱国弼相请,秦朗这才真正的向秦淮胭脂粉地踏出了第一步。 朱国弼是明中期名将朱永之后,朱永先奉抚宁伯,之后为抚宁侯,最后晋保国公。其子朱晖承袭保国公爵位,但到了朱晖的儿子朱麒时候那就是抚宁侯了。如此一直承袭到朱国弼头上。 朱国弼在崇祯早年,总督京营。温体仁把柄朝政时,朱国弼抗疏弹劾。被崇祯下诏捕其门客及缮疏者均下狱,并停禄,然后还把人赶去了金陵。 这家伙财资丰厚,到了金陵之后如鱼得水,先就把十七岁的秦淮名女支寇白门抬了回去。 从此在十里秦淮河上就彻底打响了名头。 只不过朱国弼偌大的名头却掩盖不了他官场失势的真实,寄情于酒色胭脂粉地,何尝不是一种逃避? 但这一切随着崇祯帝的南迁,就又有了新的改变。 崇祯来到金陵,朝廷十分缺钱么,秦朗都拿出了五万两,朱国弼就捐献的更多了。 而效果也极好,崇祯帝下旨奖励于朱国弼,而且他的俸禄也已经恢复了。 这就叫朱国弼内心的仕途之心燃烧的更炙。 可偏偏崇祯帝似乎就遗忘了他,赵之龙、刘孔昭,乃至徐弘基等都有启用,可朱国弼就没了。眼看着朝堂上的缺位被一个接一个的填补上,朱国弼心急如焚。 但他真是提着猪头也找不到庙门啊。 别看酒肉朋友极多,却真的没人会在这个时候拉他一把。 环顾四方,朱国弼最终把目标打在了秦朗的身上。 秦朗不觉得朱国弼有啥子干才,但就跟赵之龙、徐弘基等一样,朱国弼不能比他们更好,也不能比他们更坏不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