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金陵-《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1/3)页

    四月里草长莺飞,是小冰河时期里一年中最美妙的时节。

    人们都换下了厚重的冬装,穿上了薄薄的单衣。

    冬季里的潮寒阴冷已经离去,花红柳绿,小桥流水人家,江南又回到了那个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妙天地。

    烟雨之地,    最是一年春好处,多撩人呐。

    金陵秦淮河上的花船画舫,秀美婉约的歌女舞姬们载歌载舞,与登上船来的风流才子多财善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不欢乐。

    虽然赣西的局势有些不那么美妙,虽然淮西的局势也有些压力增大,    可这一切对于金陵何曾有半分的影响?

    尤其是江南士绅集团,早就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了。

    伴随着去岁长江之战的结束,    金陵城已然是脱离了战争的威胁,高官显贵们也好,士林名流们也罢,放浪形骸者颇多。

    这些人里有的是报复性消费,有的则是丧失了希望。

    崇祯帝跑到金陵之后可没有荒废时日啊,真的很努力很辛勤的。可好不容易凑出来的五万金陵京营又济的什么事了?

    如果不是秦朗来力挽狂澜,崇祯就要落跑第二回了。

    而同时秦朗集团表现出的强大军事实力,也真的震动了很多很多的人心。

    那么多的八旗兵加上整个左军集团的精锐精华,近乎被秦朗一举全歼,这真太震撼人心了。

    以南都京营为准,那需要数量增长到多少,才能达成如此成就啊?

    而且秦朗此前徐州之战时候的兵力多寡还明明白白的摆在那儿呢,如此大的增长幅度,增长速度,    根本就不是金陵可比的。

    所以一些人就沮丧了,认为差距太大。

    别看金陵似乎还拥有不小的地盘,比如说江南江浙,比如说胡建两广,    还有大半个赣西和大半个两淮,认真的看一看,比当年老朱称吴国公时候的地盘可大多了,但是真正有用的地盘真心没有多少啊。

    首先胡建那是人家老郑家的地盘,两广中的桂西是白瞎的,鄂东倒是每年能提供一些粮饷来,可也仅限于此了。

    至于赣西和淮西,那就是两大消金窟,一个凤阳战场能把整个黄河以南的淮扬精华之地的钱粮税赋全给吞没了,而赣西的厮杀,也一样是金陵一沉重的负担。

    可以说,若不是两淮盐业在撑着,只靠着大明朝正常的税赋收入,崇祯帝最多是个维持现状。

    与当年的太祖爷朱八八比,崇祯帝眼下看着地盘不少,可真的很缺兵少将啊。

    也就是有了一百多万且还在继续向上增长中的两淮盐税打底儿,崇祯帝这才能腾出手来继续发展南都的水陆京营。

    但如此的扩充速度和军伍的战斗力,怎么看也都无法与秦朗相比。

    那如此情况下,一些人选择发愤图强,    千方百计地增强自身实力,    就比如说秦朗的小舅子。

    朱慈烺从去岁秋日里起便坐镇工部,当然了,名义上朱慈烺还是去学习去观摩的。实际上则是监工,对于一应军器的打造很是上心。

    内阁和六部的几名干实事儿的重臣也真的革除了不少痹症,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漂没。

    大明朝文官当政最疯狂的时候,钱粮不出京就能直接给‘漂没’了三成,这是何等的可笑啊。

    而如此腐败的吏治,大明不亡岂还有天理?

    崇祯帝在燕京时候不是没想过革除这一痹症,然而他不是无脑笨蛋,感觉得出‘漂没’这两个字后所代表的巨大能量。

    那是在跟整个文官集团做对啊。

    所以崇祯帝沉默了,他选择了视而不见。

    可是到了金陵后,崇祯帝思来想去,感觉自己之前的妥协退让也并没能得到好啊。

    自己对文官集团妥协了,退让了,但文官集团就真的忠诚于自己了吗?

    大难来临之时不还是有诸多的文官投降了李自成?舍弃了自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