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好人与好事-《大明第一猛士》


    第(2/3)页

    在这乱世,他能将文安县这巴掌大的地方治理好,使得百姓们都能吃得上饭,已很不易了。

    “不!”

    突然,那年轻人站了起来:“我们听说了,文安百姓都称呼你是青天大老爷,你这样的好官,难道要见死不救吗?”

    范旭的面色猛然沉了下去,带着些许阴冷:“我是文安百姓的父母官,并非你等的知县,懂?”

    那年轻人也冷笑:“呵,原听说某人英雄壮烈,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又是一任好官,现在看来,不过如此而已,沽名钓誉。”

    范旭点头:“所以,你在教我做事?”

    他心里相当不舒服。

    这里面涉及了一个悖论。

    比如,你是一个好人,所以,不管什么时候,你都要做好人好事。

    你是好人,见到贫苦的流民,就必须要赈济。

    你若不赈济,别人就说你前面的诸多好人好事是假的,说你虚情假意。

    什么他宁狗屁道理?

    “我没有教你做事,只不过实话实说而已,眼见为实,不是吗?”那年轻人道。

    “呵……”

    范旭一阵讥笑:“看不出来,不知这位姑娘又是哪里人?跑来文安县品头论足?”

    男扮女装的身份被拆穿,年轻人也不急。

    这时,旁边的一名老妪凑前几分道:“我家小姐是江南朱家的,冲撞了大人,望请大人海涵。”

    年轻人补充道:“我叫朱兴宁,你呢,范大人?哦,对了,您叫范九阳。”

    范旭哼笑出声。

    姓朱,而且还是个大家小姐。

    该不会是皇亲国戚吧?

    而今天下大乱,诸多藩王的日子也不好过,如福王朱常洵,也就是歪脖子皇帝的叔叔,已是被那闯王李自成给斩了,传言中,还炖了所谓的福禄汤,不知真假。

    连藩王尚且如此,下面的诸多宗亲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所以,出现某个郡主、郡君、县君等流浪、逃难四方,并不稀奇。

    得知了这位朱兴宁姑娘小有身份,范旭也不在意,随意道:“那么,朱姑娘,你们就继续乞讨吧,本官不便打扰……”

    说着,便转身走去。

    墙角处,一众人皆是傻眼。

    这就走了?

    过了好半晌,朱徽娖反应过来,当即追了上去。

    “喂!”她大声喊。

    “我有名字,我不叫喂。”

    范旭随和笑道:“怎地,还有事?朱兴宁姑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