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等着便是-《大明第一猛士》


    第(2/3)页

    而也是在当日,一则消息流出,更加便宜的书籍,出现了,一本,只要二钱。

    同样的一本书,正版的价格最高将近一两了,而这翻版,竟只要二钱。

    得知消息后,许多有意向的人闻风而动,先后购买。

    晚些时候。

    数十人抬着一口口大箱子来到县衙,是那胡不归送来的赔偿银子。

    范旭没有收:“回去告诉你家老爷,这钱,本官就不收了,日后说不得还有其他合作。”

    毕竟独家收购书籍只是区区口头上的约定,没有纸质合约,就算违反了约定也无关紧要。

    那胡不归主动送来银子,是他懂事。

    收与不收,则归他范旭的事情。

    十几个下人犹豫了一下,倒也没多说,又扛着银子离开了。

    不多时,得知消息是胡不归微微皱眉。

    竟是没收?

    您这银子不收,咱哪里能安心做生意啊,日后还来不来这文安了。

    来不及多想,他忙是赶至县衙,见到了范旭。

    “大人,您这……是啥意思啊?”

    胡不归苦笑道:“咱有错在先,理应赔偿的,您可别客气。”

    范旭随手指了指:“坐!”

    胡不归眉眼低垂,坐倒是坐下了,心底却是犯嘀咕。

    这位范大人该不会教自己强制履行口头约定吧?仍旧以先前的高价购买书籍?

    亦或是……嫌弃赔偿的银子少了?

    只有这两种可能啊。

    要么继续强制收书,要么就是对这千两银子不满意。

    “你走南闯北,应该有许多出货渠道吧,为什么只收书、卖书?”范旭问。

    “嗨……”

    胡不归叹了口气:“先前倒是也捣鼓生丝、丝绸、瓷器等,只不过这些玩意不大赚钱了,当然是什么行当赚钱做什么。”

    范旭轻点头。

    也就是说,这老小子渠道众多,非止是书,其他东西也可以卖。

    他想了想又问:“一般而言,一个出货周期是多少?”

    胡不归道:“不好说,快则七八日,主要还是要看出货地,若是特别远的话,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