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想要从这里运送粮食太远,从附近调动,会影响本地的粮食生计。 而那些商人又不肯出手,只有提高价格让他们看到利益主动前往孟州,才能解决这次粮食的问题。” 武植侃侃而谈,一计妙法,震惊朝野。 一大臣惊道:“这样一来,就等于那些粮食大户主动将粮食运往了孟州,我们朝廷不用人力物力,他们无偿帮我们搬运?” “正是如此!” 武植点点头。 这…… 此大臣脸色骇然:“那些商人都是为了利益,只要价格疯涨,他们一定出手。 一旦达到价格的巅峰粮食价格绝对会降低,后面则是疯狂抛售,导致粮食销售一空,武大人,……这,这计妙啊!不过…” 他忽然问道:“武大人,若是消息传播了出去,那些商人识破了计划该如何?” 听到这话,武植笑道:“不必担心,商人逐利,一点小利益他们也会闻风而动,何况粮食价格是平日数倍。 即便他们知道,在利益面前也还是会博一博!不怕他们不来,只要他们过去孟州,此事问题不大!” 这位大臣便不在说什么。 商人为利能发国难财,只要有钱赚,他们自然会蜂拥而至。 诸位大臣明白之后,也是久久无法平静。 不少人对武植很是佩服。 这种方法,他们怎么没想到? 全场的朝臣总算是明白武植的意图,当他们得知之后,现场安静了一会儿。 随之爆发沸腾的议论声音。 一个个交头接耳。 武状元此举虽然冒险,一旦成功,可以解决灾民的问题。 即便不成功,朝廷派人去收购粮食也可以暂缓燃眉之急。 而不是派人将粮食装车,遇到一些山路根本不好走,也来不及。 如果按照武植的办法就简单多了。 曾布暗道武植这思维是反其道而行啊! 大家想的是如何让商户出手粮食,也不想白白出那么多钱。 毕竟一直收购什么时候是个头? 这对国库影响很大。 而若是这样一来后,除了刚开始花费一点钱财,后面反而解决问题打破了这个困局。 花费小了很多。 蔡京也不由暗道这武植简直奇思妙想。这也行? 宋徽宗笑了起来:“武侍读此法甚妙,甚妙啊!……你们看看,这关键时刻,还是得看武侍读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