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餐桌上。 小麦原先正在偷偷摸摸的吃着水煮鲈鱼呢,整个人被花椒给麻的有些怀疑人生,斯哈斯哈的跟在念蛇佬腔似的。 听到徐云这番话后他连忙放下了筷子,飞快的拿起蛋奶酒咕噜一大口,压了压味儿。 做完这些,他才开始思考起徐云的问题。 “未来的计划啊......” 只见他轻轻挠了挠头,看着徐云说道: “罗峰先生,我原先的打算是先拿到奖学金,毕业后争取留校当个助教,积累点经验。” “等资历足够了就回苏格兰做个教授,三四年内把家里的债先还掉,然后再看看有没有机会成个家什么的。” 坐他对面的老汤敏锐的注意到了一个词,不由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 “原先的打算?现在你改主意了?” “......” 小麦微微颔首,沉默了几秒钟,眼中浮现出一丝迷茫: “改主意倒是算不上吧...就是有些不知道该选什么。” “这些天法拉第先生其实有找过我,提出了想收我做研究生的想法。” “可读研是需要时间的——短则两年,多则四年,这样一来...我家里的债就难还了。” 徐云轻轻看了他一眼。 小麦的父亲约翰·克拉克·麦克斯韦虽然是个律师,但十多年前为了救治小麦母亲的肺结核,他几乎将积蓄耗了个精光。 但遗憾的是,小麦的母亲最终还是去世了。 后来他爹老麦做面粉生意又大亏了一次,在外头欠了一大笔钱。 具体金额徐云不知道,但历史上的小麦足足花了八年时间才帮忙着把这笔钱还清。 因此一直以来,小麦的钱包都不太鼓。 小麦之所以会在1856年回苏格兰到马里沙耳学院任教,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他们给的太多了...... 当时剑桥给小麦开出的工资是一周4.5英镑,也就是月薪18英镑,折合现在的购买力大概1.6万月薪。 格拉斯哥大学给的则是试用期周薪5英镑、转正期7英镑。 而马里沙耳学院嘛..... 一口气开到了12英镑的周薪,也就是一个月48英镑。 这就像后世华夏、中东、老鹰大联盟重金挖人一样,靠着钱多挖人。 后世有些人认为小麦在马里沙耳学院蹉跎了四年时光有些浪费,却忽略了小麦急需钱的窘境。 科学家也是人,也是要恰饭的。 如果说涉及到国家层面或许还能靠着觉悟和信念去支撑,但个人事业就无疑要现实很多了。 随后看着有些迷茫的小麦,徐云将叉子放到桌上,问道: “麦克斯韦,如果不考虑债务问题,你愿意读研究生吗?” “当然愿意了。” 小麦毫不犹豫的给予了肯定回答,眼中甚至冒出了光: “我原本以为这辈子会在纯理论数学这条路上走下去,但直到现在我才发现,原来电磁的世界要比理论数学神秘浩瀚无数倍!” “比如高斯教授一个多星期前给了我几卷手稿,其中描述了一种欧几里得几何之外的体系,我发现它对于电磁研究同样重要.....” “......稍等一下,麦克斯韦同学!” 小麦的话还没说完,一旁的黎曼忽然打断了他,目光凝重的问道: “麦克斯韦同学,你说高斯老师给你了几卷手稿,里头记载了欧几里得几何之外的数学体系?” 小麦点了点头,没有察觉黎曼微妙的表情,而是自顾自的说道: “之前在寻找柯南星的时候,我不是发现了那颗伴星嘛,算是帮了高斯教授一个小忙。” “后来他就专门找我聊了几次天,前些天送给我了几卷手稿。” “其中有一份手稿里头,便记录了高斯教授对这个体系的猜测——一开始他取的名字是星空几何,不过后来改成了非欧几里得几何。” “在我看来,高斯教授的那份手稿要比罗巴切夫斯基先生的理论更加完备许多,可惜没有对外公开......” 黎曼静静听完他的叙述,沉默良久,忽然感慨的叹息一声: “麦克斯韦同学,从今以后,我或许要叫你师弟了。” 小麦: “.......?” 眼见小麦有些迷糊,黎曼便主动解释道: “麦克斯韦同学,你可能有所不知,非欧几何的概念实在是太具冲击力了,很容易被舆论驳斥。” “因此一直以来,老师都没有把他的成果对外公布。” “虽然零星有人耳闻老师在进行非欧几何的研究,但真正见过手稿的只有我们这种亲传弟子,并且人数不超过五个。” 说完这些,黎曼看向小麦的眼神愈发亲近了几分: “老师的身体近些年一直不太好,等你本科毕业后,恐怕没有精力再带你读研究生了。” “不过他既然将这卷手稿交给了你,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确实可以叫你一声师弟。” “.......” 听完黎曼的这番话,小麦的脸上明显露出了一丝愕然。 这...这啥情况? 高斯在给他这些手稿的时候,原话明明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研究成果’而已。 怎么到黎曼的嘴里,就成亲传弟子才能看的绝密文件了? 他一个剑桥大学的数学系在读生,只是和高斯谈笑风生了几回,怎么就成了哥廷根大学教授的弟子了呢? 要不找高斯教授说一声,让他另请高明? 小麦就这样懵懵的与黎曼对望着,浑然不觉身边的徐云,早已陷入了比他们更大的震撼中。 妈耶! 非欧几何啊! 高斯居然把这玩儿给了小麦??? 众所周知。 在人类漫长的科学史上,诞生过许多影响深远的著作。 比如东方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 比如西方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螺线》等等。 而若论建立空间秩序最久远的方案之书,那么无疑要首推《几何原本》。 这本书建立了赫赫有名的欧氏几何体系,在数学史上堪称基石一般的著作。 欧几里得几何学在被提出后雄视数学界两千年,没有人能动摇它的权威。 但另一方面。 欧式几何在体系上堪称无敌,不过某些细节上却一直都颇有争议。 比如它的第五条公理。 这条公理的内容是这样的: 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和另外两条直线相交,若在某一侧的两个内角的和小于两直角,则这两直线经无限延长后在这一侧相交。 由于第五公理文字叙述冗长,不那么显而易见。 因此一些数学家提出了一个想法: 第五公理能不能不作为公理,而作为定理呢? 能不能依靠其他公理来证明第五公理? 这就是几何发展史上争论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平行线理论”的讨论。 瑞士几何学家数学家兰贝尔特、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勒让德和拉格朗日等人,都在这个问题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 然而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成功。 这个问题像纸片人老婆一样。 无情地消耗着宅男们的纸巾,而不给予他们任何实质性的爱情。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初,终于有个人站了出来: 他就是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 他的思路与前人截然不同,继承了毛熊的优良传统,大胆思索了这个问题的相反提法: 有没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根本就不存在第五公设的证明? 于是呢。 他便沿着这条思路进行研究,着手寻求第五公设不可证的解答。 他首先做的,便是对第五公设加以否定。 也就是假设“过平面上直线外一点,至少可引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不相交“。 然后用这个否定命题和其他公理公设组成新的公理系统,并由此展开逻辑推演。 最终在在推演过程中,他得到了一连串古怪的数据。 但令人惊讶的是。 经过巴罗切夫斯基的仔细审查,却没有发现它们之间含有任何逻辑矛盾。 于是罗巴切夫斯基大胆断言: 这个“在结果中并不存在任何矛盾“的新公理系统,可以构成一种新的几何。 它的逻辑完整性和严密性可以和欧几里得几何相媲美,而这个无矛盾的新几何的存在,就是对第五公设可证性的反驳。 也就是对第五公设不可证性的逻辑证明。 由于尚未找到新几何现实世界的原型和类比物,罗巴切夫斯基慎重地把这个新几何称之为“想象几何“。 罗巴切夫斯基在1826年选择公开了这个理论,然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