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会盟为哪般?-《活在战国:鬼谷子的局助读》

    先秦时期的各国会盟,从表面看很容易理解,不外乎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事交往,以及哥俩好、喝血酒等仪式。然而一旦进入细节,就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地方。

    首先,为什么要会盟?会盟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氏族部落之间想要建立某种合作关系,一时难以互信,而古代法律尚不完善。既然缺乏法律制度的监督,只好请天地鬼神出来做证明,而邀请天地鬼神又是一件大事,需要有特定的复杂到足以令人印象深刻且难以忘怀的形式加以确定。如此方能使合作持久、关系稳固,也由此出现了会盟的仪礼规范。

    其次,会盟活动有哪些参与者?《周礼》说:“国有疑则盟。”可见“盟”是一种国家层面的社交。周代是中国上古文明发展的高峰,各种礼仪制度都趋向规范和成熟,并变得不可或缺,会盟活动更是如此。在西周鼎盛时期,周王为了防止诸侯们分封各地远离王室后变得离心离德,经常要通过会盟形式,让诸侯表表决心和忠心,牢记周王的绝对领导地位,使各路诸侯能够长期、稳定、紧密地团结在以周王为代表的王室周围。

    到了西周晚期以及东周时代,周王室走了下坡路。以周王与诸侯的会盟活动不复出现,社会政治从一元走向多元,取而代之的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诸侯国逐次登上历史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此时的会盟主要有三种情形:

    第一种,国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逼迫弱小诸侯国承认自己的龙头老大地位。春秋霸主之一的齐桓公便是为此九合诸侯。

    第二种,国力既强大又有野心的诸侯国,通过会盟活动将其它诸侯国绑上战车,以实现向敌对国征伐掠夺的目的。战国时代楚怀王、《天下纵横:鬼谷子的局》中的魏惠王都曾有过如此的行动;

    第三种,国力既弱、军力也弱的小诸侯国,主动与大国会盟,以期牺牲自己国家的尊严来换取被保护国地位,防止被他国侵吞。然而这种保护地位却是方脱虎口又落狼窝,最终也逃脱不了被大国宰割和吞并的命运,如郑国、宋国、中山国等。

    最后,会盟活动怎样进行?《曲礼.孔疏》注释:“盟之法,先凿地为方坎,杀牲于坎上,割牲左耳,盛以珠盘,又取血盛以玉敦,用血为盟书,成乃歃血而读书。”此段文字便记载了会盟活动的大体流程和要点。

    一、要凿方坎。据现代出土的竹简盟书显示,“坎”是长方形竖坑,挖坑是为了后一环节“杀牲”的需要,大坑埋牛马,小坑埋羊,杀什么牲决定了挖多大坑。

    二、要杀牲。用什么样的盟牲,要由参加会盟仪式的人员级别决定,级别越高,盟牲越隆重,《韩诗》载,“天子诸侯以牛豕,大夫以犬,庶人以鸡。”

    三、要割牲耳。割牲耳只用于诸侯级别的会盟,常指割牛耳,庶人用鸡肯定无耳可割。执牛耳者的现代意义是指领导人物,而古代原意并非如此,《左传》记“卫人请执牛耳”,按唐代孔颖达的注释:“盟用牛耳,卑者执之,尊者涖之。”尊贵的盟主老大只负责到场和围观,被召来盟会的老二才要“割牛耳并执之”的血腥活儿。

    四、要有盟书。盟书相当于现代的合同文本,《左传.桓公元年》记录了一个简短盟书:“渝盟,无享国。”意思是说:谁背叛了盟约,就不配享有他的国家。表面看这句话轻描淡写,实际上是很严肃的诅咒发誓,好比现代人说:谁违背诺言,就从总统位置上滚下来。只不过,在当时没有最高权威的制约下,不像现代这么只要合同规范就具有法律效应。

    五、要歃血。在杀牲的时候,牲耳会装到一种叫做“敦”的青铜器里,而牲血则会盛在珠盘中,歃血并不是真的喝血,而是涂在唇上,或者含在口中,以表示对信守誓言的诚意。

    六、要读书。也就是当着天地神明的面,将盟书内容读出来,以备监督。盟书读完后,要放到坎中的牲上,然后一起埋掉。《谷梁传.僖公九年》就记载“读书加于牲上”。

    需要特别注明的是,盟书还分为正本和副本,埋藏的仅仅是正本而已,盟约国各方还会收存若干副本,《周礼.大司寇》所言大司寇的职责是:“凡邦之大盟约,莅其盟书而登之于天府;大史、内史、司会及六官皆受其贰而藏之。”大司寇相当于现代的司法部长,孔子也曾担当过此职务,由司法部长保管盟书本无可厚非,还要交“大史、内史、司会及六官”各收藏一个复印件,可见古代盟书的重要性。

    最后再来看“盟”这个字也很有意思,由字面上解,日、月为盟,大概是指盟誓之词可鉴日月的意思。在下面的附图中,分别是“盟”的甲骨文和金文,也就是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文字。从甲骨文看,下面很像一只盘子,上面装的是一只动物头颅;从金文看,好像一只高脚盘子的左面摆放着一只动物头颅,右边放着一把小刀,仅从字形上看,会盟活动中的各种仪式已尽在其中。

    甲骨文金文

    盟约虽然有神明作证,但毁约成本太低,所以时常遭到背弃。比较务实的诸侯也常常会要求盟国派遣人质。“人质外交”带有绑票性质,如果盟国胆敢毁约,他们便会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