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远古时期部落与部落之间就开始频繁地发动战争,但在春秋战国之前所有的国家都还没有设置独立指挥战争的将。当时,一旦爆发战争,国君就会派“命卿”领兵作战。 何谓“命卿”?顾名思义,就是由天子任命的卿。周天子有六卿,大国和中等国家各有三卿。大国的三卿全由天子任命,中等国家的三卿亦由天子任命,小国只有两卿,则由本国国君任命。 命卿的主要工作是替天子或诸侯处理政事,但遇到战事还要兼职做将,统率军队奔赴疆场。 春秋时期,各国仍以命卿为将。据《左传》记载,城濮之战时,楚国令尹子玉就曾率领中军参战。此外,有些国家不但以卿为将,国君还亲自任将。 最早设置“将”一职的是晋国,但仍然是由卿来担任,不过这时对卿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有所要求了。 真正称“将”为“将军”是在春秋末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前,晋国有六卿执政,墨子称“晋有六将军”。《国语》中也曾提到“郑人以詹为将军”,意思是说郑国人以相国叔詹为将军。 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升级,为了兼并或防止被兼并,各国纷纷设置将军一职,让将军专门负责领兵打仗。此后,将军一职开始由职业军人担任,不再由卿兼任。 如何才能成为将军呢?有些人出生于将军世家,如孙武、孙膑以及赵奢、赵括父子。有些则是因为深通兵法而被国君任命为将,更多则是从小卒通过立功一步步晋升为将军的,如《天下纵横:鬼谷子的局》中的秦将司马错,他就是从一个小小的官大夫逐渐被提拔为大将军的。 成为将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孙子认为,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方面的优点。智者,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信者,能做到赏罚分明;仁者,怜爱士卒,能与三军同甘共苦;勇者,不惧生死;严者,能立威,震慑三军。五者皆备,何愁不能成为大将? 文职、武职并非不能互相转换,这就要看个人的本事了。魏冉在秦昭王时期只是将军,后又升任国相。同样,甘茂也曾在秦惠王时期担任大将,在秦武王时被任命为左丞相。 如果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无论将军的官职有多大,通常都在作为文官的丞相之下。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君主担心将军权力过大而行谋逆之事,所以想用丞相压制着将军。而丞相权力无论多大,手中又没有一兵一卒,想谋逆都不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