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称谓是极其严格的,不同地位的人有不同的称呼。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叫错了,可能还会招来杀身之祸。那么,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应该如何称呼彼此呢? 周朝的最高统治者被尊称为“天子”,正式称号为“王”。“天子”一词始于周朝,而“王”始于夏朝。天子活着的时候被尊称为“王”,死后还要根据一生的功过追封谥号,如“文”、“武”、“厉”、“缪”等,所以才有了“周武王”、“周文王”、“周厉王”等。 天子对臣子自称“予一人”。据《礼记·曲礼下》记载:“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意思是说,在接见诸侯时,天子自称“予一人”。天子刚继位,在服丧期间自称“予小子”,臣子称天子为“小童”,称诸侯为“子”。如《左传·僖公》记载:“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 天子为什么会自称“予一人”呢?孔子的嫡孙孔颖达解释说,“予”,就是我。接见诸侯,都是国事,所以就没有必要假借威称来彰显自己的地位。但自称“予一人”,同时表明自己是人中至尊,与他人不同。 天子的儿子称“王子”,孙子称“王孙”。天子的嫡长子拥有继承王位的权力,所以被称为“太子”或“世子”。西周初期,天子的女儿被称为“王姬”,战国时开始称“公主”,是因为周天子将女儿嫁给诸侯时,必须找同姓诸侯主婚,诸侯称“公”,由“公”主婚,所以就叫“公主”。 诸侯国的国君有两种称呼方法:一种是统称为“君”,如称秦国国君为“秦君”、楚国国君为“楚君”等。另一种是根据爵位来称呼,诸侯分为五等,即公、侯、伯、子、男。如卫国为公爵国,国君称“卫公”;魏国为侯爵国,国君称“魏侯”;郑国为伯爵国,国君称“郑伯”;楚国为子爵国(那么强大却被吝啬的大周封为子爵,怪道人家不自个称王呢!);许国为男爵国,国君称“许男”。 诸侯在臣民面前自称“寡人”。“寡人”原意是指寡德之人,是国君的一种谦称。小诸侯国的国君自称“孤”。 诸侯朝见天子时,自称“某地的守臣某”。如果是封国在边陲之地的诸侯,则自称“某方的屏卫之臣某”。 而天子称同姓大国诸侯为“伯父”,同姓小国诸侯为“叔父”,异姓大国诸侯为“伯舅”,异姓小国诸侯为“叔舅”。 诸侯称“公”时,诸侯的儿子就被称为“公子”,女儿被称为公主或女公子,孙子则被称为“公孙”。诸侯正夫人所生的公子叫“嫡子”,长子叫嫡长子或世子,妾生的公子叫庶子。国君去世的当年,世子不能立刻继位,要等第二年才能继位,是因为要遵循终而复始的规律,不能在一年内拥立两位君主。世子服丧三年后,还要从周天子那里接受爵位和任命,这表明爵位归周天子所有,臣子没有自封爵位的道理。 世子在国君面前自称自己的名字,出使他国时,自称“寡君之嫡子”,公子则在国君面前自称“臣孽某”。 大夫分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三种。上大夫在诸侯面前自称“臣”,而中大夫、下大夫在诸侯面前需要在“臣”后面加上名字,如“臣某某”。大夫在其他诸侯面前则一律自称“外臣”。 诸侯国的大夫在天子面前自称“陪臣”,是因为其国君为天子的臣子,而自己又为国君的臣子。如《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周欲以上卿礼管仲,管仲顿首曰:‘臣陪臣,安敢!’三让,乃受下卿礼以见。” 大夫的长子被称为“冢子”,如《左传·闵公二年》记载:“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大夫的其他儿子都是士,没有封地,因此没有固定的称呼。平民也同样没有固定的称呼。 此外,身居高位、德高望重的大夫有时候还被称为“子”,如称张仪为“张子”。有时候也称呼备受尊敬的学者为“子”,如孔子、孟子、庄子等。 士的地位比较低,在国君面前自称“传遽之臣”。所谓“传遽之臣”,就是指供鞍前马后的臣子。士在大夫面前自称“外私”。 众所周知,战国时期的人喜欢养门客,那么门客应该如何称呼自己的主人的呢?门客称主人为“君”,在主人面前自称臣或名字,而主人则称门客为“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