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铁路的轨距是个大问题-《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


    第(2/3)页

    ====

    先不说日本人如何调查失联的特高课间谍。

    且说经过两日夜急行军的新一军终于在二爷规定的时间内,赶到了提前一日出发的先遣团在张家口设置的临时修整大营。

    张家口又称“张垣”“武城”,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是冀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连接京津、沟通晋蒙的交通枢纽。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守备张珍在北城墙开一小门,称其“小北门”,因门小如口,又由张珍开筑,所以民间又称“张家口”。

    这就是张家口地名的由来。

    自民国二年起(1913年),张家口隶属于直隶省(河北省)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和口北道。

    张家口距北京直线距离155公里。部队行军不可能按直线行走,更何况新一军全员骑马,还有1500辆的后勤补给运输卡车,因此新一军只能选择能让卡车勉强通行的进京古道,从北京经古道到张家口那就是200多公里的路程了。

    当二爷在后勤部给自己搭建的帐篷里洗涮完后,却意外的接到一封乌兰察布铁路建设指挥部的加急电报。

    原来是总指挥美籍工程师汤米·霍纳和副总指挥俄籍工程师伊万就铁路建设的轨距产生了分歧。

    汤米要采用标准轨1435mm的轨距,理由是这是国际上的通用标准轨距;而伊万则认为新疆是内陆省份,货物运输主要靠铁路,1524mm的宽轨列车的大运输量更是适合新疆。

    一个说宽轨建设成本高,一个说标轨运输成本比宽轨高,不利于新疆的建设发展。于是正副指挥谁也说服不了谁,争执不下,就把官司打到了二爷这里。

    二爷看到这份电报也有些犹豫。因为民国时期及以前,中国建设的大部分铁路都是标轨1435。

    但他对1435mm这个所谓的国际标准很不以为然,因为他知道1435mm,作为国际标准轨距那只是个“屁股决定脑袋”的冷笑话。

    所谓的国际标准,根本就没有任何科学测算依据,只是西方各国的铁路建设者们的一种依赖症。前面的铁路建设者采用的是1435mm,那我也采用,于是就形成了所谓的“国际标准”。

    既然是大家有样学样的“标准”,这就有意思了!那么国际标准1435mm的轨距又是怎么来的呢?是不是经过科学的测量论证了呢?

    不是!真实的原因让人很无语~~~

    那是因为最早制造火车的英国人,采用的是城市有轨电车的1435mm轨距的,而制造有轨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采用的轨距是马车的轮距1435mm。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