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东莱太史慈,北海收能臣-《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第(2/3)页

    “主公,钱粮我倒是放心,不过人才嘛,主公有吗?”

    “咳咳……”刘擎轻咳一声,还真没有。

    “沮叔在青州,可有发现什么可造之才?”

    若说人才,这据县便有一位,还是孟德引荐的。

    “哦?何许人也?”

    “徐氏徐干,据说此人自幼勤学,天赋远超常人,十五岁时,便能诵文数十万言,如今在郡中颇有名气,深得孔融青睐,若非孔刺史死于非命,恐怕会举荐徐干,我见过此人,确实谈吐不俗,有真才实学,常有出口成章之举。”

    “既然如此,曹孟德为何不纳入麾下?”刘擎好奇问。

    “孟德直言,他受不了读书人那股子酸劲……”

    刘擎会心一笑,不愧你,孟德,哈哈!

    “既有才学,那招来便是,另外,沮叔可有听说过太史慈?”

    “太史慈?”沮授眉头一皱,作深思状,数息之后道:“我记起来了,我在官员名录中见过此人,太史慈乃是东莱郡奏曹史,主奏议事,主公何以得知此人?”

    呃……梦到的行不行。

    “此人有将才,沮叔,你去信一封,直接将此人唤来据县。”刘擎未作解释,直言道。

    “喏。”

    话音刚落,门外突然传来通报:“使君,主簿与功曹求见。”

    “主公,正好为你引荐,我初到青州,多亏孔文举的两位幕僚相助,主簿王脩,功曹孙邵。”然后冲外边嚷了一声:“要他们进来!”

    不多时,两人来到堂前,刚欲行礼,却见刺史正坐于下方客座,而主座之人,是一位年轻人,一时间,两人愣在那里,盯着刘擎看。

    刘擎也盯着他们看,两人之中,一人着黑冠,穿灰褐氅衣,俩撇小八字胡十分显眼。

    另一人,则沉稳的多,身着官服,沉默寡语,若刘擎猜的不错,这个应该就是孙邵。

    王脩或许没什么印象,但孙邵刘擎是知道的,孙权称吴王后,首任丞相,便是孙邵,足见其才干以及孙权对他的器重。

    “咳咳!”沮授轻咳一声,引起两人主意。

    “见过使君!”两人齐躬身。

    “来见见,这位是渤海王,两位见礼。”沮授引荐道。

    “见过渤海王!”两人再度躬身作揖。

    “请入座!”刘擎道。

    沮授开门见山,问道:“两位前来,可有要事?”

    王脩再度望了眼刘擎,自顾道:“城外又来了一批流民,皆是妇孺,被城卫挡在门外了,特来请示,是否放行?”

    沮授刚欲开口,王脩又抢先道:“使君,先前黄巾攻占本县,已将仓中粮草悉数抢走,如今新征粮食,供给给张将军尚且紧张,实在无法满足这一帮流民,下官不敢定夺,便只好请示使君了。”

    沮授还以为是何难题。

    若在昨日,这还是难题,然后现在,已不是问题,因为渤海王到了,粮食的问题,就没有了,沮授当即回道:“放人入城,给予粮食。”

    “可军中将士与城中百姓所支粮草,怕会很快耗尽。”王脩咬咬牙,继续劝道,总要有所抉择,恶人,他来做。

    或许是主簿天然与主家比较亲近,王脩一劝再劝,功曹孙邵反而继续沉默。

    “王主簿放心,有渤海王在,粮草不日便至!”

    王脩将目光投向刘擎,刘擎笑着给他一个肯定的眼神,道:“本王已下令从冀州调粮,在此期间,万一不足,可从本王军中调配,如此,王主簿放心了吧。”

    王脩一听渤海王愿伸出援手,当即一扫愁云,连胜道谢,直言渤海王是青州的大恩人。

    这时,一直沉默孙邵开口了。

    “使君,渤海王可是使君之主?”

    孙邵一言,当即冷场,王脩小声提醒道:“孙兄,慎言!”

    “长绪果真目光如炬,实不相瞒,本官确系渤海王帐下,青州刺史,亦是渤海王所荐,其初心,便是渤海王见青州长期遭受黄巾荼毒,而且有其它势力借公务以填私欲,企图染指青州。”

    两人自是明白,其它势力,指的便是陶谦。

    至于曹操,济南国属于青州内部势力,而且曹操确实一直兢兢业业的在清剿黄巾。

    刘擎接过话茬,道:“一切皆如沮公与所言,本王来青州的首要目的,便是震慑陶谦,如今,他已经灰溜溜的逃回徐州,小心翼翼的守着自己那一亩三人份地了。”

    这个消息,王脩与孙邵也都是可以确认的。

    “再者,青州黄巾势大,孟德势单力微,难以有效清剿,本王此行,便在于一举平定青州黄巾之乱,还青州百姓一个太平。”

    刘擎说了两个冠冕的理由,当然核心其实就一句话。

    青州是我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