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选择-《我感染了,但是不想死》


    第(3/3)页

    艾格拿到旅游指南将它打开,正面都是一些旅游宣传图片,他把指南翻过来,指南背后印有一个地图,地图上很醒目的能看到拉玛市、急溪镇、飞瀑景区,还有旁边角落里的福音社区。

    原本艾格以为求救点很远,那样的话几乎就可以不用考虑去救援,毕竟鞭长莫及、爱莫能助;没想到飞瀑景区正好就在他们旁边不远处。

    艾格看了一下地图标尺和旁边的一些简介,福音社区到飞瀑景区全是盘山公路,约有50-60公里。

    这么长的距离去救援,风险完全未知,而且更为诛心的是,在当下即将面临粮食短缺的危机时,再增加团队的人口规模,到底值不值得。

    当时艾格放言要拯救所有能拯救的幸存者,一是因为那些幸存者就在教堂的山脚下,二是艾格和万斯刚从面包店回来,艾格以为食物足够吃两三年了。

    但是现在,是否救援,这是一个极为艰难的抉择。

    开展救援,会面临极大的未知风险,即使救援成功,也会背负上沉重的人口压力;

    如果不开展救援,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信念就会崩塌。

    上一世几十年的生活和工作经验让艾格明白,越是艰难的情况,越是需要宏大的信念来维持人心。

    自顾自的苟活,说的好听是格局小了,从长远来看,这种团队必然会覆灭。

    就举例来讲,上一世中的那么多创业企业,起初都是为了赚钱活下去。

    盯着赚钱是没错,但是到一定规模后还只盯着赚钱的企业,企业里就会充满逐利的乌合之众,一旦遇到困难,从上到下都在争先恐后的跳船,人心垮得比企业快,企业垮得比山崩快。

    艾格经常拿某滴和某为这两个极有话题的例子,在培训课中作为案例讲解企业精神的重要性。

    任何企业想要获得最后的成功,必须要有大志。哪怕是已经沦为恰烂钱的某软,某书,某特,某果,它们创立之初都是以推动世界变革和进步作为自己的志向。

    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总觉得是虚无缥缈且可笑的大志,才是真正能把一群人捏成一团的力量。

    艾格在一开始为福音团队定终极目标就是重建家园,换个说法,这叫拯救人类,延续人类文明。艾格期望的就是,从精神上给福音团队尽可能多的动力。

    现在福音团队的第一个考验来了,到底是自成一体苟活下去,还是真敢为拯救人类做出牺牲。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艾格站在了三岔路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