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茫茫黑夜,野兽不眠-《追凶三十三天》


    第(2/3)页

    吕墨曾经在许多连环杀人犯的案件中,发现罪犯会在案发现场故意留下线索。

    他们喜欢戏耍警方,留下他们的“个人标记”。

    这种心理有点像有些游客出去旅游,遇见一棵树,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

    这个比方可能不太恰当,但是有相似之处。

    这会满足他们求存在感的心理,也会让他们感觉沾沾自喜。

    比如警察会用他们的犯罪标记,作为案件的名称,他们会感觉特别自豪。

    比如轰动全国的“纸条案件”,凶手每次作案后,都会给警察留一张纸条。

    上面会写上一些挑衅的话,每次纸条上面的内容都一样,这令警察很抓狂。

    罪犯却会感觉很刺激,甚至为自己的杰作感到骄傲,并多次犯案挑衅和戏耍警方。

    例如“雪人案件”,在h省的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季,发生了多起人命案件。

    凶手每次杀完一个人,都会在尸体旁边堆积一个雪人。

    警方抓住他时,他回忆童年时期,母亲当天带他堆雪人,后来母亲却被父亲掐死扔进了下水道。

    他的父亲是个性无能患者,母亲有了外遇,父亲知道后杀死了他的母亲。

    当时他目睹了父亲的犯罪现场,激发了他体内的犯罪基因,导致他走上了杀戮的道路。

    后来的每一次杀人,他都会选择冬季作案,并且挑选下雪的日子。

    他专门虐杀男人,杀那些欺辱女性,家暴女性的男子。

    每一具尸体旁边,他都会堆积一个雪人。

    警方的犯罪心理学家认为,此人在童年时期留下了pdst创伤症,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

    堆积雪人这个行为,是他和母亲最后的幸福瞬间,具有纪念性意义。

    所以,凶手不仅是在杀人,更是在用一种变态的手段纪念他的母亲。

    深夜,吕墨的思绪越来越清晰,咖啡在体内持续发挥它的功效。

    当初他刚来到海港市就在会议上大胆地判断,红花刺青的形状很像老师奖励给小朋友的贴纸。

    说不定,死者脖颈后面的红花刺青也许和凶手的童年有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