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学院的想法!-《大秦开局成祖龙亲哥》


    第(1/3)页

    这样的话从韩非口中说出,微微让赵奇感到有些惊讶,没想到他竟然用了如此高的评价。

    “你说咱们也办一个学宫怎么样?”

    这个想法,赵奇早就在心中构思许久,只不过苦于时机并不成熟,这才一拖到现在。

    而这个时候赵奇却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办间学宫绝非什么难事。

    对于稷下学宫各国的君王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羡慕想要复制的,有不屑一顾的。现在的教育大概还都是家教,学堂肯定是有的,但是不多,更加还没到普及的程度。

    可赵奇却十分明白,教育是重中之重。

    “公子也要办学宫?”

    韩非隐隐约约有些期待赵奇办的学宫到底什么样。

    赵奇点了点头,心中又冒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他已经陷入了沉思之中。

    大部分人在想着做一件事的时候都想把它给做好,做到尽善尽美,赵奇也不例外,反正现在也不是没有这个条件。

    现在就让他在整个秦国推广教育他不知道要从什么地方下手,可仅仅是办一个学宫却算不得什么难事。

    “想不想来客串一把老师?”

    想到此处,赵奇神神秘密看着韩非问道。

    “客串?”

    韩非不解。

    “就是兼任,报社的事你继续干,等到学院办起来,时不时去给学生们上上课。”

    赵奇解释道。

    听到这么说,韩非似乎也有些兴趣。华夏古代有个特点,特别是这个时代,手艺人都抱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就算收徒弟都不会太多,一两个顶天了。

    可是读书人却不同,完全不愁自己的学生多,唯一一点就是都想要天资聪颖的学生,都想要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自家学派。

    甚至不知多少流派就是因为没有学生而后继无人。

    读书唯一的要求就是有钱,别说纸张墨水的用度,起码供你吃饭不是问题,再一个现在几乎没什么蒙学,想要读书得有人先教识字。

    除此之外也应该没什么要求了,不过仅仅是这两点要求就把绝大部分人挡在了门外。

    解决民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起码土豆已经种下,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这段时间赵奇完全可以去干些其他事。

    “公子,我去的话能教法家学说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