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迁都的事充其量还只能是个想法,别说正式立项、调研推行,连最基本的九卿会议都没商论呢,过了九卿还得过大朝会,而后才能由通政使司正式立项,具体由朝廷指派工部遴选专业人士调研为准。 等到工部调研的结果出炉,给出具体时间和预算后,还得重新走一遍流程。 九卿、朝会、通政使司立项、公布实施。 第一遍流程走的是要不要迁都,如果迁,往哪迁。 确定好之后工部去看看营建新都的实地条件,最后结合一番给皇帝及朝廷做出预算和工期。 第二遍流程走的是花那么多钱、用那么多年值不值、干不干? 两遍流程走完,这件事那就是板上钉钉,不干也得干了。 朱元璋权力通天彻地,但也很少干一拍脑门的事,这些规矩也都是他自己定下来并且一直遵守且鲜少破坏的。 历史上,老朱纠结了小十年,最后好不容易通过第一遍流程开始立项,结果又因为朱标的死而彻底胎死腹中。 如今也是如此,朱标姑且当自己随口一说,陈云甫也是姑且当自己随耳一听,成与不成的,两人现在都不会去多想。 后者忙着在家陪媳妇,前者则忙着操办了一堂私宴。 朱标第四个儿子朱允熞满岁抓周。 又到陈云甫最心疼的割肉时候了。 “大学士,您确定是一千两礼金吗。” 太子府文书局的官员忍着笑提笔看向陈云甫,说道:“那下官写上了?” “写吧写吧。” 陈云甫捂着心口往太子府里走,要不是董伦在一旁搀扶着,估计老陈都能一头栽地上去。 一千两,他两年的爵禄啊! 都怪当初自己结婚时朱标上的礼金太重,礼尚往来,陈云甫总没有脸装傻回个百八十两吧。 “你是太子爷,你有钱也不能上那么重的礼啊,这让我们这些个做属官的怎么还?” 陈云甫心里气的那叫一个咬牙。 这还得亏是朱允炆、朱允熥已经逐渐长大了,自己只需要给朱标上这一份礼就...... 等等! 将来朱标身体健康顺利继位的话,会不会像他老子那样一口气生上几十个? 我勒个大操! 生一个一千两两年爵禄,生二十个就是四十年爵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