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统领和总务院院长陆振纲、科学院院长程天明。 他们三个都非常清楚,为什么研究了很多年,都无法攻克的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然就有了重大突破。 全世界都知道,核聚变的好处太大了。 传统的核裂变发电站,发电效率并不算高、建设维保成本还不低。 而且核废料还有放射性很难处理,万一发生核辐射泄露,更是会后患无穷。 而核聚变则几乎没核辐射,也不产生核废料,安全可控性也很高。 聚变释放的能量更是无比巨大,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清洁能源。 然而…… 世上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完美的。 核聚变最大的缺点,就是这个技术太难攻克了。 因为最牛逼的金属,熔点也就三千度左右。 但核聚变的条件,必须要在一亿度的高温下才可以进行。 如此之高的温度,意味着任何材料都会被融化。 想要人工实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一个超级强大的磁场,将等离子体约束在限定空间内。 按照三重积定律,核聚变装置运行时候的温度越高,等离子体维持的时间就越长,而实现可控发电的可能性就越高。 数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提高装置的运行温度,不断延长稳定运行的时间,从几秒到几十秒再到几百秒。 每一次进步,都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这一次华夏为什么突然大获成功? 还不是因为楚旭,提供了大量极为宝贵的资料。 这种帮助,丝毫不亚于苦思冥想,也解答不出难题的考生,突然拿到了教材。 自然一下就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一下就把难题给解答出来了。 所以…… 要不是楚旭让科研人员们,犹如突然开了外挂。 就目前的科研进度,估计科学家们怕是还要再熬个三四代人才行。 也正因如此。 他们三人是打心眼里敬佩楚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