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 桑德尔特相信,在场所有人都知道。 联邦粮食储备库突发大火,烧没了粮食也烧毁了证据。 这一把大火,不仅让贪污腐败、中饱私囊的许多人,平安躲过一劫。 更会因为上千万吨储备粮烧没了,消息扩散出去,引发全民粮食危机恐慌。 土地没法耕种,大量的储备粮又烧没了。 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人总不能不吃饭吧? 于是乎。 人们势必会争先恐后的,疯狂抢购粮食,进一步加快粮价上涨速度。 而米利国是一个高度自由的资本国家。 官方不可能用强制的行政手段,命令三大粮商不许趁火打劫、疯狂涨价。 如今联邦的粮食储备已经没了,不能像以前那样价低收粮、价高放粮,从而平抑粮价。 此刻放眼整个米利国。 流星体坠海引发的超级海啸,淹没了东部地区上百万平方公里,毁坏了大量的仓库。 米利国本就不多的粮食,如今大部分粮食都在三大粮商的仓库里。 另外还有一小部分,储存在中西部地区农场主的仓库里。 但不管是粮商,还是农场主,他们怎么可能会跟钱过不去? 必然会趁此机会兴风作浪,让粮价能涨多高就涨多高。 直到涨到一部分人根本就吃不起,活生生要被饿死为止。 而在那个时候,又必然会有各种公益组织跳出来,呼吁尊重人权和生命。 联邦将不得不多发食品券,确保不饿死人。 那么最终联邦粮食储备库的一把大火,带来的结果便是…… 漏了贪官污吏、穷了联邦财政、苦了普通民众,富了粮商和农场主。 想到这儿,桑德尔特不禁想起了一句名言。 “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国家,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 他相信不仅是自己,会议室内所有人,都很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所以总统特霉普,也仅仅只是让自己牵头,调查清楚事故真相。 至于如何防范粮价猛涨? 如何对抗粮食危机? 特霉普提都没提。 足以证明,他其实也很很清楚,桑德尔特根本就没有那个能耐。 以前的米利国,得益于土地平坦肥沃,适合高效率的机械化耕种,粮食产量极高,是蓝星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既然是最大的粮食生产国,那么在粮食储备方面,自然不像历史上多灾多、饿死过太多人的华夏,忧患意识太重,以至于大规模储备粮食。 米利国的粮食储备,是以市场化储备为主、官方储备为辅。 每年发放大量的粮食补贴、农作物保险等等,保障农民的利益,促进他们稳定高效的生产、积极踊跃的储备粮食。 而作为条件,农民必须承诺储备的粮食,只有当市场价高于官方指导价的时候,才出售手里的粮食。 也就是说,米利国作为高度商业化的典型资本国家,在粮食储备方面也是采用市场化、商业化的手段。 以前风调雨顺,粮食年年丰收。 米利国国内的粮食始终供大于求,这种市场化的粮食储备手段,就有极高的效率。 因为一旦粮食太多,导致价格低于官方指导价,农民们不能卖,只能存储起来。 等市面上的粮食供应减少,粮价大幅度上涨,农民就能获准卖掉粮食,也能赚更多钱。 通过这种手段,米利国的农业生产成本很低,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即便卖价不高,也利润很大。 从而导致其他靠人工种植,效率低下的农业国家,种粮食的利润太少,农民没有种地的积极性。 一旦种粮食的农民少了,开始依赖进口粮食,届时米利国的三大粮商便可以趁势涨价,收割暴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