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张居正的改革失败了!” “自己身子不正,自然根基不稳。” 朱元璋犀利评价,说到这里他又忍不住重重哼了一声道:“再说了咱可是仔细给那些当官的算过的,他们的俸禄足够他们吃喝,甚至请几个仆人照顾一家老小了,和他们比起来,我大明朝多的是吃不上饭的老百姓,他们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更不用风吹日晒,一生劳碌就能享用不尽,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至于敢伸手贪的,咱就砍了他们的手,杀了他们的头。” “标儿,你还是顾虑太多了,咱告诉你一个道理,这文官就像是地里的韭菜,割掉一茬,后面马上就会冒出一茬来,你不用害怕没人替你治理这个国家。” “倒是对他们太仁慈才会坏事。” 朱标:“……!” 他发现自己说大道理永远也说不过朱元璋。 看朱标貌似很受打击的样子,朱元璋不由呵呵一笑道:”标儿,咱知道你的意思,高薪养廉的道理咱怎么会不懂,但现在国家不允许啊!” “现在国家初立,正是百废待兴,需要老百姓修生养息的时候,咱不可能收太重的税,无论是商税还是农税都是如此。” “现在的税收也就勉强够用而已,多出来的一些还要以备不时之需,用来赈灾救民呢,可是没法子提升官员俸禄了。” 朱标闻言点了点头。 这个问题说实话其实挺无解的。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生产力的问题,生产力不提上去,国家就穷,国家穷官员俸禄自然就低,官员俸禄低,自然就要贪,然后国家就会变得更穷。 这是一个魔咒。 是中国古代封建国家大都不超过三百年的根本原因。 “我有一个建议!”朱标突然开口。 “什么?”朱元璋脸上露出一丝感兴趣的神情。 “我想再成立几家官营商行,包括造纸、制糖、纺织、等等所有明末有技术改进的行业都要涉猎,然后在明初建立工坊。” “这些工坊具体的经营要找适合的商贾去经营,朝廷不干涉具体的内部事务,但可以派人进行监督,同时每年给这些商贾发放净收益的一部分作为酬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