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我是孙猴子嘛?-《我乃世间唯一仙》
第(2/3)页
包括庄耳师徒四人,以及一边讨价还价,一边留心着这边的韩石。
少顷,水汽散落,彩虹消失。
仲子期才惊叹开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道友大才啊!竟然能从生活中的现场,寻找本质,并小有成就……”
这下。
庄耳竟然也开口了。
他透过表象,直接看透了本质:“道友,你可是……找到了自身的‘道’?”
“道?”苏木眉头一动。
“所谓‘道’,乃是:思想的概括,践行的理念,对天地自然的认知。”庄耳这般言道。
“如果说这算是道的话,那么,我的‘道’,应当是:格物致知。即:透过表象,以实践为手段,穷究一切事物的本质。”
苏木在地球时,九年义务教育培养出来的科学思维,可是贯穿他的一言一行,以及为人处世。
“善。”
庄耳笑得开怀,又一次郑重作揖:“见过道友。”
这一声道友,不同于之前,似乎有了一种特殊的寓意。
此时,仲子期看向苏木,也不再是一种看平辈的眼光了,更像是面对长辈。
毕竟,在他看来:学无先后,达者为先。
“见过道友。”
苏木还了一礼,趁机问道:“说回之前的话题,不知你们的卜算,原理为何?”
之前是问仲子期,现在好感度似乎到了,那就问庄耳。
在他想来,问师父,总比问徒弟,能得到的更确切一些吧?
谁曾想。
庄耳伸出蒲扇般的大手,拍了下仲子期的头顶,示意他回答。
“道友勿怪,家师不善言辞。说实话,除了与我师兄弟讲道,普通时候,家师都很少说话。”
“方才家师与道友所讲的话,在我相处这么多年来,都算是多的了。”
仲子期解释了下,替自家师父道了个歉,旋即回答道:“卜算的原理,在我看来,乃是: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停。”
苏木打断,有些头痛地拍了下脑门:“能不能说人话?”
仲子期:???
我对你讲鸟语了,还是怎地?
“用普通人能听懂的话说。”苏木及时翻译了遍。
“这……”
仲子期有些苦恼。
卜算之道,本来就是玄之又玄的东西,许多精妙细微之处,根本就不能用普通语言来阐述清楚。
你确定不是在为难我?
好在仲子期脾气很好,斟酌了下,才开口言道:“世间万物,但凡真实不虚的,山川江流,花草虫鱼,每时每刻,皆在散发着一种东西,嗯,怎么形容呢?暂且称它……微粒。”
“这些微粒,时刻都在相互交互。”
“我等卜算之时,心神沉浸自然,便可以灵觉,感知到一个个事物散发出的微粒,再通过卜算之法感悟它们,就有可能‘看’到一些画面。”
“此即为卜算的原理。”
“嘶!”
苏木听闻这些话,当即倒吸了口凉气,心中一惊。
他在地球时,曾听闻过一个理论:一切东西,时刻都在散发着信息素,捕捉它们,以超级计算机衍算,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
这么看,卜算之道,似乎还挺科学?
不对!
以灵觉捕捉信息素,以大脑充当超级计算机,衍算未来。
这科学……个屁啊!
若是学个卜算之道的人,都能这么搞,将一切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世界还如何发展?普通人还怎么生存?
放在游戏中,那就是严重破坏平衡的存在,要削很多刀那种。
“这种卜算之法,总不会没有限制吧?”苏木追问道。
“自然是有的。”
仲子期解释:“算自己不准。因为自身的灵觉,对自己身上散发出的微粒,感应非常迟钝。”
“因果牵扯极多的,算不出来。用道友能理解的话说,就是:因果纠缠之人,身上散发的微粒,与其它人、物散发的微粒,搅成一团,犹如乱麻。故以,代表的未来可能性极多,算之不尽。”
“这一类人,比如:王公贵族、名流豪商……”
“而普通百姓,身上散发的微粒,就比较少,或者说……相对更纯净,就容易卜算一些。”
“当然,就算是普通人,我也只能卜算出少许画面,不久的将来……家师神魂强大,倒可以卜算出更多,但也非常有限。”
“明白了。”
苏木一边听,一边点头。
他就说嘛,若是卜算之法,真那么厉害,这个世界,绝不会是现在这样子。
现在就科学了。
而且,从仲子期的理论中,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修道人,都讲究清净自然,少沾因果了。
——勾心斗角、接触的人多了,自身散发的信息素,与其它人、物纠缠,这代表着:未来的可能性指数倍增,而相对应的,发生‘灾祸’的未来也大大增多。
“我呢?就属于那种,因果牵涉极多的?故以算不出来?”
苏木问着,突然察觉不对:自己才来这个世界半个多月,接触的人并不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