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什么,你说沈长林谨小慎微,不会有事? 想多了,搞文字狱,我们一向很在行,从清风不识字, 何必乱翻书里都能找到理由杀人满门。 …… “应该是去年《泰囧》首映,我第一次见到导演, 沈监制把我推荐给了他,聊起了《小孩》这个项目…” 张亦接受《看电影》采访,宣传《亲爱的小孩》… “这个项目最开始叫《小孩》…” “我说实话,最开始看到黄博、徐争,我觉得观众会不会误解…毕竟他俩聚集在一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喜剧,但进组之后,完全没了这方面的担忧…” “听说演员都是监制决定的?” “差不多吧…毕竟导演是新人,而且长林比较了解他们,他知道黄博的能耐,也知道徐争一直想摆脱喜剧演员的标签…” “那他不担心效果嘛?” “…这个不用担心,这个剧本你不用考虑人物的背景、身份是什么,你只需要读这个剧本、读这个文字,你就会被他感动到,你就会就会很难过,就会流眼泪…我演的时候也一样,就是根本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的力量,或者是移情的力量,我就可以哭的出来。” “那你觉得谁演的最好?” “不好说,我感觉大家都拿出水准了,尤其是黄博,我听说他看了几十遍的纪录片,就是为了抓住那个点!” “我们有不少读者好奇,你跟沈长林是什么关系?怎么认识的?” 张亦想了想,道:“…我也记不太清了,应该是《我的团长我的团》,他写了一篇挺长的博客,帮着宣传了一下,然后我们就认识了,第一次合作是在《绣春刀2》,陆文昭那个角色,他跟陆洋导演提议找我…” “然后是《搜索》?” “对…” “他有指导过你的演技吗?” 张亦想了想回答:“他说我的演技很好,但是设计感太浓了,什么时候能完全抛开了设计,就能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了!” “真的吗?” “醉酒的时候说的,他一般不会说心里话…” “那他有没有特别欣赏的演员?” “没听他说过,但我知道他很欣赏周星弛还有葛尤…” …… 张亦现在是柏林影帝,咖位、逼格都有。 票房代表作? 《湄公河行动》、《大人物2》已经排上行程了。 再等两年,妥妥的一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