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诶! 有点失望! 但他也知道这收视率非买不可了… 不买,收视率真有可能垫底的——《金玉良缘》收视率能低到0.1%… 还是那句话,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造假,但所有利益链条都围绕着收视率。 你看,电视台用高收视率获得了更多、费用更高的广告; 制作方能够更快地拿到电视台的回款,一般电视台只会提前打部分款项给制作方; 广告主则可以拿着高收视率交差。 假的又怎么样? 电视台每年收入的大部分就是广告收益,而广告商投放标准就是收视率。 《想见你》这个剧,入门极高,所以,才用了全明星阵容,客串出境的基本都是熟脸… 原时空,《想见你》的点击量只有3亿,对比一些大热剧,这个点击量低到难以置信! 如果说默认内地剧都买了播放量,那我们就不和内地剧比,找一部台剧比较会更客观。 《我们不能是朋友》…这个剧的点击量是8亿! 小众剧就叫小众剧… 而且,现在刷点击量多难,一部剧要播放20分钟以上才算一个点击量… 没爆就是没爆! 那为什么热搜那么多? 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还以为这剧人人都在看,个个都在追呢。 还有人说什么剧组没钱,没受益什么的… 太天真了! 谁说一定是剧组买的营销呢,就不能是利益相关吗。微博热搜买到飞起,后续的电影资源以及代言都安排上了的既得利益者是谁你看不出来吗? 台资想推许光翰… 挺可怜的,当年,他们捧人哪用得着这么费心。 直接就空降大男主了! 吴白鸽公开说过:大陆艺人不能演主角,大陆戏骨只配给台湾新人配戏,捧红一个台湾艺人,功德无量… 你让他现在说这话试试! 时代变了,尽管费心营销,效果也就那样——用港台艺人的政治风险很高的。 之前王大路还能演《铁道飞虎》呢,操着一嘴的弯弯腔。 大陆演员,哪个敢带着口音上镜头的? 扯回来,沈长林有点生气:“咱就不能不给这帮人送钱吗?” 赵姗摇头:“不送钱的话,权威机构真的会黑咱们的收视率的!” “…真没意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