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默浑不在意地笑了笑。 “对了老牛,nasa的人来了没有?” “nasa的腿比兔子跑得都快,第二天就跑过来了。” “他们真看不懂?” “赵老,你不相信我总得相信默神吧? 你是没看到,他们的那个表情啊,就差把懵逼写脸上了。” “那也得小心点,这帮洋鬼子奸得很。” “对对对,赵老说的是……” 大家又聊了会儿其他的,话题就转到两个默神的粉丝互撕上了。 赵墨涵终于有吐槽的机会。 “默神啊,你可把我们坑死了,你说要是晚一天登月该多好。” “肯定是飞天一号嘛,气象学哪能有飞天一号重要?” 作为飞天一号机组成员,田金龙自然要站自己。 “哪有那么简单呐。” 赵墨涵苦笑着摇了摇头。 “你们是不知道,气候变化学获得诺奖特别奖的提名了,而且排名很靠前。” “嘶,这个确实不大好办。” 牛广志倒吸了口凉气。 陈默也微微皱了下眉头。 与前世一样,诺奖毕竟是世界公认含金量最高的奖项。 但不同的是,这个世界的诺奖颁奖时间定在每年一月底。 而且,诺奖不再局限于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文学奖这五个奖项。 还设立了一个特别奖,专门奖励不在五个传统奖项之中的学科。 虽然是特别奖,但是因为所有学科共同竞争一个奖项,无论是难度还是含金量,比传统奖项还要高。 如果气候变化学获了诺奖,却没有获得国家科技大奖,会让国外学术界质疑国家科技大奖的公正性。 “飞天一号没有提名?” 田金龙不解地问道。 “飞天一号有军事应用,不在诺奖评选范围之内。” 赵墨涵解释道。 “这就不扯淡嘛,航天算什么军事?” “就是,核物理还制造原子弹呢,获奖的少了?” “他们就是故意的,这要是灯塔研究出来的,肯定不会这么说。” 三名航天员忿忿不平地发起牢骚。 “话是这么说,但是话语权掌握在别人的手里,而且这是国人的梦想。” 牛广志和赵墨涵相视苦笑。 “鲁迅先生说了,回头咱们也设个奖,把诺奖给干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