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皇上召见论国策-《锦衣卿相》
第(3/3)页
“您,”苏希锦抬头,与他直视,一派光明磊落。
“您有胸怀大志,英明果敢,任人唯贤,量才授职,广开言路,开明勤劳……”
许公公低头偷笑,这丫头还知道打一巴掌,给个甜枣。难怪皇上喜欢。
就是转折太快了些,缺些火候。
果然,就见周武煦摆了摆手,“行了行了,好好说话,别拍马屁。”
听着也太虚伪了。
虽然他内心高兴:她否认了全部,却肯定了自己。
说明自己当真英明神武。
苏希锦摇了摇头,神色认真,“我说的都是真话。”
“您想治理好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是胸怀大志;您平衡朝野,削弱藩镇是英勇果敢;我爹爹乃一介村夫,您直接提拔他为朝廷命官,是任人唯贤,量才授职……”
更重要的是他愿意站在这里听她讲话,不计较她女子的身份,说明他豁达开明,不拘小节。
“制度混乱,可以改。明君却难得。”苏希锦道。
“咳咳咳……”周武煦被她夸得不好意思,偏偏她眼睛清澈,神色认真,确实不像说谎。
“官制这事儿一时半会改不了,你且说说你的看法。”
苏希锦说累了,看了看茶杯,一旁的许公公很有眼色地上来给她续上水。
苏希锦喝了一口,靠坐在青红漆金鱼头圈椅上,缓缓出声。
“开创内阁制。”
“何为内阁制?”
又是新鲜名词,周武煦听不懂。
内阁制始于明朝,并在明朝完善,而明朝的官僚制度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完善的体制。
根据陈朝的国情,完全可以借鉴。
“现在的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内阁制度就是让三到七个朝臣共同行使议政权。而将决策权掌于皇上手里……”
她将明代的内阁制度完整地说了出来。文科入仕的她,将二十四史深刻在心里。
周武煦大喜,如获至宝,控制不住自己的身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走动。
“妙啊!”实在是太妙了。
既分化了相权,又巩固了君权,还听取了更多的意见。
她这颗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怎么能想出这样匪夷所思又完美的制度!
不止他,一旁的许公公早已经放弃了面部管理。
多年宫中活动,已经让他有了很高的政治意识。
他很清楚这个所谓“内阁制”带来的好处。
这位小姐……他仿佛有些明白,为何圣上夜里出宫,只为私访一位小女子。
耳边却又听苏希锦道:“其实宰相也好,内阁也罢,都不是永恒有效的。”
“为何?”
苏希锦道;“要以长远的目光看待当下。再好的制度都需要人来维持,制度只是一个根基。上位者若能压制官员,则万事大吉,国泰民安。若不能,再好的体制也没用。二者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这就是制衡之道。”周武煦接道,十分同意。
打他三岁开蒙后,五岁便开始学制衡之道,深刻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然也,苏希锦点头。压了士族,宰相权力大;压了宰相,内阁权力大;压了内阁,宦官权力大。综上所述,皇帝需要掌握一个度。
就是所谓的平衡。
“所以我说当今唯一的优点便是您。”
眼见着谈话快结束了,苏希锦不忘回扣主题,将周武煦夸了一遍。
这马屁拍得好,拍得通透。
周武煦原先还觉得她有溜须奉承之嫌,现在只觉得她说的就是大实话,自己就是千古明君。
看来以后还是要跟她多多交流。他暗下决心。
每次跟她聊完,总觉得视野开阔,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变了。
时间已经很晚,家里爹娘还在等候,苏希锦想着话也说完了,起身告辞离去。
许公公连忙让人送她。
这可是位贵人,得罪不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