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鼠疫?女娥!-《锦衣卿相》


    第(1/3)页

    一直以来,税率都是压在百姓心底的沉重石头。

    此刻朝廷主动免税,直击他们软肋,也给死气笼罩的登州城带来一丝喜气。

    众人振奋而积极。

    “那我们呢?”有妇女弱弱问,“我们没有时疫,为何也要被隔离?”

    苏希锦看向那女子,缓缓解释,“染上时疫后,一般1到6天才出现症状,我们叫它潜伏期。潜伏期内,也具有传染性。所以你们也要被隔离。六天后,若没出现症状,则可以回家。若出现症状,则转到去感染区。”

    如此,众人恍然大悟。

    一直对她政策持反对意见的王通判,别扭的撇过脑袋。

    昨夜两人完成信息交换后,苏希锦便写下了隔离、调人、口罩三条措施。

    但遭到了王通判极力反对。

    一是口罩费布费钱,二是从古至今,就没有隔离区这个概念。

    隔离区是什么?划分在哪儿?密切接触者怎么算?百姓吃什么?一系列问题自他口中冒出来。

    苏希锦一一解释,但他仍是不听,骂她花里胡哨,异想天开,把百姓生命当作儿戏。

    苏希锦在体制内工作多年,有一条铁的定律:面对紧急问题,有意见可以,但上级下达的命令,需无条件完成。

    所以她讲不通,便直接以命令压人。

    如此便出现了而今这一幕:她发号施令,他闭嘴不言。

    说服完众人,苏希锦神色困顿,双眼泛青。

    昨夜她一夜没睡。

    “苏大人,”蒲帷之关切的看着她,“先歇会儿吧?”

    再能抗也不过十五岁,何况赶了十天路,她昨日一夜没睡。

    苏希锦摆了摆手,“若真是鼠疫,一人可传多人。我们耽误一天,便有成百上千人被感染。”

    她实在不敢冒这风险。

    “大人夙兴夜寐,兢兢业业,令老夫叹服。”蒲帷之声音苍老充满敬佩。

    就知道拍马逢迎,王通判冷哼,“究竟有没有效果还另说,别大张旗鼓将人赶到一处去死。”

    不满轻蔑的语气,令武将郭久让捏紧了拳头。

    怎么说他们也是京官,被皇上派来帮助登州的钦差大臣,论身份,论地位他都应服从命令。

    “焉知王大人封城不是让百姓送死?”他帮忙怼了句。

    虽然他也看不懂苏大人作法,但他是莽夫,苏大人读过书,认过字,人又聪明,指不定有啥办法。

    王通判嘴角微僵。

    正在这时,百姓挑选的两人走到苏希锦身前。

    一胖一瘦,一高一矮,眼里带着深深的防备。

    苏希锦问了两人姓名,得知一个叫李全牛,一个叫金木雷。

    两人亦步亦趋跟着她,神色警惕,生怕她跑了。

    “苏大人,我们现在去哪里?”

    蒲帷之根本没将两人放在心上。

    “去医馆。”苏希锦回,转头看向王通判,“麻烦王大人带我们前去登州医舍。”

    这是本职工作,王大人纵使不愿也没理由拒绝。

    医舍的情况令人心惊,舍内只有两名医官,四名药童。药材用尽,医疗设备简单。

    苏希锦眉头深拢,“只有这么几人?”

    “原还有几位,”年长的医官恭敬解释,“封城后都跑了。”

    苏希锦顿时理解王通判的艰涩,消化完这个信息,她又问治疗情况。

    “大多是城中大夫治疗,我们负责研究药方。”中年医官回。

    “可有眉目?”

    医官凄苦摇头,“卑职惭愧,与虞弟钻研多日,仍毫无头绪。”

    苏希锦安慰他不要着急,叫来华痴和妙儿,与他们对接工作。剩下的女大夫则被她分散到四个隔离区。

    做完这些,才有时间坐下来喘气。

    花狸替各位大人倒茶,经过一天的了解,众人心情沉重。

    “隔离区统计的人数出来了吗?”苏希锦问。

    “目前进去了八百人,照这架势,总的估计三四千人。”

    冰冷的数字令人背脊发寒。

    登州城总人数也不过十万。

    王通判见她沉默,以为她怕了,忍不住刺问:“苏大人不会将他们关在里面就完了吧?”

    李全牛,金木雷两人警惕看向苏希锦。

    他们可是被百姓选出来监视她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