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你希望我想起来吗?-《锦衣卿相》
第(1/3)页
听他的是不可能了,他什么都不知道。
灾后重建听都没听说过,若按往常,直接减税,剩下的是百姓的事。
可如今苏大人做得好,得上面赏识,重建之事也迫在眉睫。他接过来除非政绩超过她,否则就是狗尾续貂。
到时候恐怕得不偿失。
“苏大人不必谦虚,有什么想法不必藏着掖着,大可说出来,咱们这么多人给你参考参考,你也好拿主意不是?若这件事做得好,苏大人回京有望。”
他暗示苏希锦,只要做好重建之事,就向朝廷上报她的功劳。
一旁的范大人听着不对劲,感情这就没自己事了?他们才是惠州一把手!
苏希锦闻言笑道,“非是下官藏着掖着,实在是想法过于异想天开,恐会引起多方不满。”
潘大人这样的人,苏希锦见过不少。有用的时候,宛如慈师,亲如父子,好说话得很。等没用了便卸磨杀驴,邀功诿过。
你要问他应承之事,他便说上头有阻,提了多次仍无效,再等等。转身就将你贬了或迁到虚职上去。
但什么也不说也不行,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只要他在惠州,自己所做任何事,都将成为他的功绩。
“这有什么?且说出来,”潘大人见她松口,甚是欢喜。
苏希锦视线一转,在场所有人中,只有她、范大人和潘、林两位大人有上奏的权利。她与范大人为下属,争功自然争不过。
但后两者旗鼓相当,又都面临考核转正,定会拼尽全力来办这件事。
“那下官多谢几位大人的信任,说点浅薄之见。”她放下茶盏,笑容温和,“下官有两条建议,两条都有难度,然缺一不可。”
“哪两条?”
对面两人连忙问。
“一是实行多对一,帮村制度。”
“何为多对一帮村制度?”邹大人性急。
“想问各位大神,现在百姓最担心的是什么?”
“钱,房子,吃的穿的。”
苏希锦点头,“房排第一,剩下几样都可以让他们自己奋斗。洪水退后,留存的房屋不过十余一,因此他们急需住宅。下官统计了一下,此次受灾共计三十七个村庄,有的家庭伤失了劳动力,因此需要帮助。”
“下官以为当派人前去,助力百姓共建家园。”
单说帮百姓共建家园,可能还有些荒唐,然经过她分析,三十七个村庄估计要不了多少人。小意思。
“苏大人预计多少人?”
“根据每个村庄受灾情况和劳动力来算,具体还得等县里将最后情况发过来。”苏希锦顿了顿,“至于人下官已经想好了,跟兵曹借。”
谁去借,自然不关她的事。
“这不是让将士白给百姓做工吗?”有人不同意。
将士保家卫国,接受训练,如何去帮无品无级的百姓?
潘大人狠狠瞪了他一眼,怎的不行?本就是一群做杂役或流放的人,不打仗帮帮百姓又如何?
“此条有不通之处,”林大人想得比较远,“汛期年年来,洪水又不定,总不能年年都让兵曹帮忙吧?”
苏希锦目露赞赏,“林大人言之有理,是以还有第二条,便是兴修水利。”
“兴修水利?”这可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事。
需要朝廷允许,朝廷拨款,然后雇佣招人。且如何兴休,修缮后有没有效果,又有两说。
做得好,千古留名。做不好,千古骂名。
“此虽困难,却是一劳永逸之法。”
苏希锦垂眸,她自然还有许多建设惠州的措施。只不过时间长,见效缓。
现在所提出的两条,一个急,一个难,都是大头。难啃。
然不拔一层皮就想获得功劳,哪有那么容易。
潘大人有些失望,还以为她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想两个都这么难啃。
若非她言词凿凿,坦白大方,他还以为她故意整自己。
又见那小姑娘嘴巴开始吧啦,“此两条一急一缓,一个解决当前困境,一个解决今后隐患。相信大人一定清楚事成以后的好处。”
好处多着呢,自古大工程都有捞不尽的油水,因为成果肉眼可见,是以功劳也最大。弄得不好还可以流芳百世。
两位转运使低头权衡利弊,范大人急得如锅边的蚂蚁,恨不得直接帮他们答应。
许久他们想好,抬头肯定答应,“苏大人言之有理,好处什么的倒两说,一切都是为了百姓罢了。”
众人殷勤夸他们为国为民,仁心可嘉。直将两人夸得飘飘然。
苏希锦见火候差不多了,趁机提出最后一点,“两位大人高风亮节,两袖清风,下官实在敬佩不已。下官曾在朝为官,虽说不上老臣,也了解那么一点东西。因此有一条小建议,还请两位大人听一听,做与不做在你们。”
两人精光阵阵,内幕,是内幕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