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批被生产出来的纸张,它们绝大多数还是被智瑶用在教育一种班底身上,有剩下也是留着准备用来印刷书籍。 在印刷术上,智瑶当然知道有区分好多种,大概区分就是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 分别试验之后,智瑶打算用来印刷书籍的却是雕版印刷术。 为什么?知道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区别就能知道,还要搞清楚当前使用的是什么文字。 现在使用的文字是大篆,笔画多到吓人的那种字体,不说雕刻活字的困难,知道要将“印”的体积弄得多大才能不使字印下去糊成一团吗? 什么?雕版一样会受于字体大小的影响?那是不知道两种印刷术的区别了呀。 实际上,哪怕是活字印刷术被发明出来,在活字印刷术没有完成成熟之前,其实当代在追求精美以及字体清晰的时候还是会选择雕版印刷术。 目前智瑶还没有整清楚哪种墨水最为适用于印刷,试验阶段当然会采取雕版印刷术,再来就是所要印的书籍不是几十本,多达几百上千本也不会浪费雕版的耗时。 负责研究印刷的子贡见智瑶来了,一副邋遢的模样过来。 “赐,你这般……”智瑶有点迷。 子贡疲惫中带着兴奋,说道:“受公孙所托,得以参行此事,赐怎敢怠慢。” 他是孔子的子弟,擅长经商没错,怎么可能忽视纸张以及印刷术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呢? 智瑶能明白,也就问道:“聃子默写巨作甚多,赐当勉励之。” 作为周王室“图书馆管理员”的老子还待在“黄父”这一边,平时除了教导智瑶安排过来的学生之外,其余大多数时候是在将自己记忆中的著作默写出来。 所以,老子从不愿意来晋国,到好几次说要走了,人却是依旧还待在智氏的“黄父”没有离开。 不是什么“真香”那一套,完全是智瑶搞出来的东西总是能够吸引老子,尤其是知道纸张和印刷术的存在,嘴巴里没有说什么,心里则是打定主意要将还记得的典籍写出来,再一一抄录或印刷在纸张上。 说到底,老子对未能阻止王子朝取走周王室藏室典籍还是非常愧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