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魏氏想搞什么?-《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2/3)页

    国家需要新的君主上位,以老旧君主薨逝为前提,肯定是要摆出缟素的场面来。

    天官先出场,他站在大殿中央大声念着晋定公的一些事迹,并非全是功劳,还有一些知错就改的往事,最后再进行盖棺定论。

    怎么个盖棺定论法?无非就是用谥号确认罢了。

    关于晋君午得到“定”这个谥号,晋国的公族没有什么意见,周王室那边也已经通过。

    这个程序走完,冒出一大群人收掉了那些白花花的布匹,现场晋人也脱掉了身上的缟素,露出了原先遮掩在里面的服装。

    现在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官服这么一种玩意,身份地位不以服装来区分等级。

    公子凿不一样,他马上就要即位,需要先去更换诸侯冕服再出来。

    趁着这个时间,魏驹找到智瑶,问道:“吴使可有异动?”

    尽管上一次晋国将“艾陵之战”打赢了,吴国现在还是晋国明面上最大也是最有威胁的敌人。

    比较诡异是,吴国没有要趁着晋国再次爆发内战北上的意思,相反这一次吴国使节来“新田”后重申了两国之前的革命友谊。

    什么玩意?其实就是晋国为了跟楚国争霸,发现吴国的存在,并且吴国跟楚国是世仇,从而扶持了吴国。

    现在吴国当然不会承认得到了晋国的诸多帮助才崛起,他们仅仅是重新强调友谊,看似要放弃北上争霸的意思。

    如果是楚国这么表态,晋国也许会将信将疑。

    再怎么说,楚国一再强调自己的蛮夷,但是他们一些事情还是相当要脸,以国家层面表态不会轻易反悔。

    吴国就不一样了,他们曾经的艰难养成了太灵活的道德底线,本性上讲究的是惟利是图,信用什么的几近于无。

    魏驹听完了智瑶的介绍,果然一脸不信地说道:“愈是如此,提防更甚!”

    看吧!

    这就是信誉值破产的结果。

    曾经的郑国吃够了没有信用的亏,搞到最后用自残才获得晋国有限的信任,并且郑国只是老实不到三十年就对晋国翻脸了。里面固然有受到范氏和中行氏邀请的因素,能说他们本身没有随时对晋国翻脸的想法吗?不能的呀!

    智瑶点头说道:“吴人不可信。”

    就实而论,智瑶真不相信吴国只是历经“艾陵之战”的惨败就会放弃争霸。

    这一次吴国使节再一次对晋国表达善意,问题是吴国没有停止挖掘运河,甚至是再一次征集劳动力,一边挖掘运河,另一边开始在运河途经的沿途筑城了!

    那些迹象就是吴国没有放弃争霸的证据,乃至于因为吴国增加劳动力,表明了夫差已经发狠的决心。

    另外一点,吴国派遣使节去了楚国,表达了修好的意愿。再有这一点,不能证明吴国想要放弃两线作战,要专一图谋北上吗?

    当然了,不管是挖掘运河,还是修筑城池,或是跟楚国修好,吴国一系列的行动都是智氏的细作传回消息,晋国的其他家族知不知晓就不清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