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杜青雪如释重负,“不如所托,母子均安。” 萧郁感慨,“女子生产,儿奔生娘奔死,十分艰难。别说偏远的普通地方,就连京城那样的繁华之地,每年也因为女子难产死了很多。” 吴承泽叹息一声,想到之前他看到青山县统计出来的妇婴难产数据,心生怜悯。 “说出来,你们或许不信,小小的青山县,就有接近两成的产妇难产。一成的产妇母子均亡,另外一成,孩子生下来,要么体弱,要么产妇体弱。 杜姑娘,刚刚我命人打听,宋家的儿媳妇早产,大出血,而且还迟迟未生。这样的情况,往往是最惨的,大人小孩都保不住,你是如何做到大小都保住的。” 萧郁也没想到杜青雪能够成功接生那一对母子,也想听听聪明好学的杜青雪有何好的办法? 杜青雪想了想,她精通医术和接生之术,所以才能在关键的时刻两者结合起来。 先利用医术止血,然后用接生之术正胎位,使其成为头位,相对好生的位置,然后再用针灸之术,快速开宫口,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产妇称孩子。 以此来保住产妇的命,也能避免孩子在腹中憋死。 杜青雪回答:“方法倒是有,我结合了医术的针灸和接生之术,但今天只是我第一次给产妇接生,也是第一次实践。虽然成功了,但并不具有代表性。” 萧郁微微一愣,“一般大夫都是男人,女医很少,大夫负责看诊,稳婆负责接生,但稳婆几乎不会医术。 即使有的稳婆懂一点医术,也是极其粗浅的。想要像杜姑娘既会医术,又会接生之术的人,少之又少,的确不好推广操作。” 吴承泽心里升起的希望也再次灭了,“杜姑娘,你擅长医术,也对接生之术了解,你能不能总结出来一些行之有效的简单方式,让这些稳婆借鉴一二?” 杜青雪想了想,点头,“我觉得应该能整理出来一份简单行之有效的办法解决产妇难产的问题。 难产,一般的情况,就是胎位不正,那么可以先正胎位。有经验手艺好的稳婆,一般都能做到。 另外,伴随着大出血,那就先止血,在腹部和耻骨的几个穴位,就可以做到。 还有一种情况,羊水破裂,宫口不开,那么也可以通过几个穴位刺激宫口快速打开,及时生下来孩子,以防孩子憋死在腹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