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次攻防,两边人的表现-《男排,男排》


    第(1/3)页

    换轮换发球,

    林幕轮转2号位,自由人魏潇下场,李峰替换上场轮转4号位。

    林幕没有多和李峰交流,只是微笑着和带着点小兴奋的李峰击了个掌,比赛要重新开始。

    一队的副攻杜然发球。

    杜然的发球很特别,是在目前已经很少有人去特意用的发球方式。

    勾手大力发球。

    在华夏5、6十年代时期,新华夏第一批专业排球运动员中,勾手大力发球是用的最多,也是公认威胁最大的一种发球方式。

    这种发球能充分利用转体收腹力量带动手臂猛烈挥动来击球,发出的球速度快,力量大,弧线低,旋转力强,很容易造成对方接发球困难。

    曾经一度是强力攻手的发球标配。

    不过,随着跳发球出现,因为勾手大力在控制线路的威胁性上,有些比不上利用了前冲起跳惯性动能,在高点爆发的大力跳发。且似乎完全不逊色于跳发的体力消耗这一劣势。使用勾手大力的人越来越少。

    更多的勾手球也只是勾手飘球。

    当然,勾手的优势和威胁依然存在,先不论出手后威力如何,就其转体挥臂间,球触手的隐藏性挺好。

    配合上突然的大力,给对手的判断能造成不少影响,倒也还能算是一个不错的强力发球方式。

    只是,    要保证这样的强力和突然性,在球的路线选择上需要用的技巧挺多。

    毕竟,    原地发和跳起高点发,    就单要考虑过网这一项,    所要涉及到的球体抛物线的弧度就是第一个关键点,稍一个不到位,    成功率就会变低。

    杜然的这个球发的质量不错,球带着强烈旋转直飞向6号位。

    发球遵循了一般的原则,同样是在找看起来弱些且对一攻影响可能会最大的人。

    二队半场,

    接法球站位排出了严密的阵型,除了轮转到2号位的刘华锋彻底游离在外,其他5人错落的分布呈三层排布。

    5号位自由人,前后排的两位主攻,    包括3号位的接应都在接发球的阵型之内。

    韩晨作为主二传,同样在其中,他也只是稍微的上提了一些,稍稍的在两名主攻身后隐藏了一下。

    不过,    杜然的发球让他没办法再藏下去。

    因为发球转体的突然击打和强劲力量带来的迅猛疾驰的速度,    等球飞出时,本来后排左右排布的自由人和主攻两人已经来不及去移动到球的落点线路上。

    韩晨只能赶忙的回撤,    追到6号位的端线边。

    说起来他也有些郁闷,    刚刚那位刘哥可是跟他说了,    他现在就是场上的主二传,作为一个真正的组织核心存在。

    他虽然表现的挺沉稳,    其实心里是兴奋的。

    至少比起刚刚在对面一队,    他获得了更高的战术定位,没办法,    谁叫对面的主二传是尹立强呢。

    可现在对方发球直接找他的方向,他也只能接。

    跟其他人的配合不熟悉,他可不敢直接不管这个球,    而等着自由人和主攻来帮他接这个球。

    这一次的二传的组织机会没有了,    他心里有些遗憾。

    回撤,半侧身,    勾垫。

    韩晨毫不拖沓的接起了这个球。

    球接的质量不错,    好歹他也是二传,    接球的基本功力还是有的。

    球改变了方向减缓了速度旋转,    徐徐的向着3号位飞了过去。

    只是球出手的一瞬间,韩晨稍微有些后悔了。

    在蓬蠡队,像接球一传,不论是他还是林幕在后排,都会前插来组织二传,基本就如同42配备那样,保持前排的三个进攻点。

    就算是因为对方发球的影响造成他或者林幕来接一传,另外一人也会迅速落位准备二传。

    他们在接球一传给二传递球时,会考虑到前排进攻点变少的原因,基本有意控制球的落点,    一般也就是3号位。

    中心发起组织,因为离左右前后各点的距离大致相同,也有利于进攻点的分布尽可能的调动对方的防守阵型。

    这个球,    他追着接一传,    电光火石间也是习惯性的就打向了前排三号位。

    可是,他接起后猛然醒悟,前排的可没有林幕,    而且,现在也不是蓬蠡队。

    这个上场阵容,首先就没有第二个二传手。

    更重要的是,从他之前的观察中不难发现,一般一传到位半到位的球,省队都是有意的找2号位的二传发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