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年后-《男排,男排》


    第(1/3)页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

    1999年的春节来的很快。

    2月16日春晚舞台上的一首歌,随着春晚结束迅速的传遍了大江南北。

    在网络和新媒体还不发达的99年,能在当晚发酵,随即席卷全国,歌的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因为春节是华夏人几千年的传统,是举国同庆,阖家团圆的日子。

    而这首带着点土气的歌在这样的氛围里,直指主题,更触动人心。

    它代表了无数因为家庭和个人,学习和工作而聚少离多的人们,心中最真实的一份牵挂。

    春节来的快,也去的快。

    在时常灌进耳中的音乐旋律中,这些人带着对家的不舍,对新一年的期望,藏起了家的温馨,再次启程。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

    “一辈子不容易……”

    一辈子还太远,首先还是要顾着当下。

    林幕和他的小伙伴们,也在这样的心情中,离开了家,返回体校。

    回校后的小伙伴们重新集合。

    只是分开了短短不到10天,然而,他们重新聚集在一起后,话题显得格外的多。

    林幕的宿舍里,十二个排球班学生聚集一起,或站或坐,把不算大的宿舍里塞的满满当当。

    再过两天,新学期即将开始。

    这几天他们经常聚,算是开学前的收心,。

    这其中,聊聊回家时的趣事,叙述下家的温馨和温暖,自然也少不了盛大的春晚舞台以及那首在林幕看来,极其洗脑、魔性的歌曲。

    甚至有些队友们忍不住摸着旋律吼个几嗓子,让林幕莞尔一笑。

    其实春节舞台上的这首歌,    林幕早在记忆里就有过搜寻。这本来就是那一段记忆里比较有印象的东西。

    不过,    也是因为有印象,    再听来时他的感触反而少了许多。

    而说起这一年的春晚,还有一个节目,让林幕格外的有印象。

    昨天、今天、明天!

    突然拥有的那一段记忆里,    这个小品印象更是深刻。

    深刻的是,新颖的对话模式,    演员幽默的语言风格,    让人能轻松的笑个不停。他甚至能记住不少在曾经看来,    十分幽默的台词。

    但当他在当晚又看时,感受了记忆,    又重温了现实一幕,反而笑的少了。

    回忆一下过去,评说一下现在,    展望一下未来。

    经历的越多,    对于这些用三个时态而代指的东西,    他感悟的就更多。

    过去的我有什么,    我又做了什么?现在的我在做什么,我又拥有了什么?将来,    或者说未来,我能有什么,我还可以做什么?

    前程、往事,    一遍遍的触动着他,也一遍遍的在敲击着他的心。

    “幕哥,    想啥呢?”

    伙伴们聚在一起,欢声笑语,    聊的起劲。

    作为宿舍的主人之一,球队的队长核心,    自然是大家的中心,只是温霄卿看着队长似乎突然不笑了,面色还有些深沉,不由好奇的问了问。

    “小温啊,队长有队长想的事,轮不着你好奇,你该先想想等正式开学后你的日子了。”

    林幕听到温霄卿的询问,还没说话,韩晨已经先开口了:“小温,朱俊,你们俩……”

    韩晨说着话,也没放过被他点名的另外一个,原本感觉不好,准备稍微藏一下的朱俊,立刻就被抓了出来。

    “队副,放心吧,绝对没问题,回家那几天我也没闲着呢!”

    温霄卿表情有些讪讪的,不过他还是表态道。

    朱俊见也藏不了了,赶忙也跟着表态,不过,看他们的表情,可没有像他们自己说的那样有信心。

    体校毕竟不是专业队伍,他在训练专业技能的同时,文化课同样也是一项主要内容。

    韩晨所说的正是这个。

    98届排球班,在专业技能上已经得到了学校以及体教机构的认可,可以说,目前在的这十二个人,就专业素质,绝对超过徽省的业余水平线。

    不论是学校和他们个人,都不担心。

    然而,    专业技能肯定不是全部。

    从一开始,    林幕就没让他们放松过文化课的学习。

    每周三次,每次一个上午的文化课学习,老师们也就只能讲讲书本上的内容。可以让他们学到多少,真不好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