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反驳朱元璋-《我要做太孙》


    第(2/3)页

    “哼!”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在前几次科举考试之中,南方士子录取的人数是北方士子的两三倍!他们也该知足了!”

    在历史上,明朝自洪武四年始,至洪武三十年一共开科六次,各科进士共八百六十七人,其中南方籍进士六百二十人,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一。

    而北方籍的考生,仅仅有二百四十七人!

    就这还是朱元璋在洪武三十年,特意录取了六十一位北方士子才有的结果!

    由此可见,在以往几次的科举中,南方市值占了多大的比例!

    这简直就是“南人尽占皇榜”啊!

    朱元璋又教训说道:“治理天下不能只靠一个地方的人才的话,他们很容易联合起来形成党派,如果朝廷没有其他的势力压制,他们就会越长越大,到一个地步甚至颠覆皇权,你一定要慎之又慎!”

    朱允熥行礼说道,“是,孙儿铭记!多谢皇爷爷教诲!”

    朱元璋又继续说道:“如果不趁机敲打一下南方的读书人,他们还以为大明真的就离不开他们了!

    你要记住,身为帝王就不能被任何人绊住手脚!读书人可以用就用,如果他们敢挡路,哼哼……”

    不得不说,朱元璋已经把读书人看透了啊。

    一个放牛娃成长到这般地步,当真是上天眷顾了。

    朱允熥深吸了一口气,说道:“皇爷爷,孙儿觉得把南方士子全部罢黜是否妥当,还需要斟酌才可……”

    “哦,你有不同的看法?”朱元璋问道。

    朱允熥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皇爷爷,此时北方士子状告有人偏袒南方考生,双方本来就有些不快,南方考生甚至可以说是无妄之灾,

    在这种状况之下如果全部将他们罢黜,他们就会以为是北方士子面圣告状所致,就会对他们怀恨在心,如果在这个时候全部录取北方考生,更会增加他们的仇恨。”

    朱允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朱元璋在洪武三十年实行的“南北榜”并不妥当。

    因为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其实就是把那个全是南方士子的榜给推翻了,不算数。

    接着又整了一个全部录取北方士子的榜单,并不是后来南北分开录取的南北榜。

    朱元璋之所以那么做,一来是为了维护北方士子的利益,二来也是为了敲打南方的士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