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瓜蔓抄-《我要做太孙》


    第(2/3)页

    山东官场虽然被孔家拉拢了许多人,不过有些却是官员却是无辜的,即便是犯罪,也没有到免官的地步。

    像这类官员,要么加以警戒,保留原职,要么降职留用,因此如何安排他们也需要做出筹划。

    “是,属下遵命,请殿下放心。”

    齐泰明白,殿下这是要把整个山东官场连根拔起,彻底根治!

    这时,王忠前来禀报说道:“殿下,国子监太学生景清带到了,正在外面候着。”

    “带进来吧……”

    齐泰道:“殿下,微臣暂且告退。”

    朱允熥却伸手将他止住,说道:“不急,你也见见。”

    “是,微臣遵命。”齐泰行礼道。

    “学生景清,拜见皇太孙殿下!”

    一个三十来岁的监生拜倒在地,行礼说道。

    “免礼,起来答话。”

    “是,学生遵命!”

    等景清站起身来,朱允熥这才看清他的相貌,去见他眉毛茂盛,颜色黑重,一双眼睛黑白分明,不时闪露一丝光亮,显得极为清澈。

    在历史上,方孝孺因为是建文忠臣,和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而被众人所熟知。

    不过景清的结果,与方孝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建文元年,景清被派到北平担任北平参议,名义上协助燕王管理粮储、屯田、驿传、水利等事务,实际上是“察燕邸动静”,监视朱棣的举动。

    在燕王朱棣和景清的交谈当中,见他思路清晰,是个人才,就非常喜欢。

    后来他又被建文帝召回,担任御史大夫。

    由于建文帝的削藩之举操之过急,也太过严厉,因此朱棣铤而走险,举兵造反,发起了靖难之役,攻入了南京。

    那个时候,臣子们死了许多,史载,“燕师入,诸臣死者甚众”,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忠臣均惨遭屠戮。

    景兴和方孝儒二人非常要好,也曾经约定要共赴国难,以身殉国,接着方孝孺大义凛然的责骂朱棣,被诛杀十族。

    而约定同生共死的景清,却前往归附了朱棣!

    朱棣见景清来投,十分高兴,对景清既往不咎,仍让他担任御史大夫,明史记载他“至是独诣阙自归,成祖命仍其官,委蛇班行者久之。”

    过了很长时间之后,景清在早操之后突然发难,怀揣利刃行刺朱棣,可惜功败垂成,没能刺杀成功。

    气急败坏的朱棣,当场命人打掉他的牙齿,割掉他的舌头,又命人将他施以“磔刑”。

    朱棣又不解气,于是命人进行惨无人道的“瓜蔓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