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在安西征讨大军原先的安排之中,一旦攻下小勃律,就会清缴小勃律内部亲近吐蕃的臣子,随后扶持亲近大唐的人。 至于小勃律的国主和王后? 自然是要送到长安城去,给英明神武的圣人亲眼看看,这个让他寝食难安的不臣之人,究竟是几个鼻子几个眼。 至于圣人会不会收了小勃律这位美艳绝伦的王后。 那就不是安西这些人能够考虑的了。 封常清观察众人神色,抢在高仙芝发话之前,开口询问道:“小郎君为何有此设想?” 这是一个极为精明的人! 看着察言观色的封常清。 高水寒不由在心中感叹了一声,随后开口道:“封将军,世人常说因地制宜,天时地利人和。某想,若是诸军于此,封将军与诸位叔伯,定然会担心,吐蕃会随时出兵来此是否?” 说完,他将征询的目光扫向在场众人。 只见众人果然是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高水寒又说:“既如此,我等为何不能换个方向去思考。既然吐蕃能跨河进攻此地,我安西军兵多将广,如何不能跨河去征伐吐蕃此等冥顽不灵之辈?” “可如今安西上下,不过数万兵马,如何征伐?” 场中,有人说出了安西军如今的困境。 安西军一直以来捉襟见肘,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甚至于,乡野之间都有谣言,言辞振振的声称安西副都护高仙芝将军,私下里说出过。 只要给他五万兵马,就能横扫整个西域的豪言壮志。 其实,这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但战场征伐和守土一方却是两件事情。 高水寒笑道:“如今不行,难道我等就永远不能做成此事了吗?若是有朝一日,陇右道出兵,攻入大非川,哪怕是在陇右一线钳制吐蕃,我安西出奇兵,经由此处侵入吐蕃境内,未尝不能一举消灭我大唐此等心头大患!” 这是一个何其美好的设想。 在场众多安西将领,无不微动,但对现实却也看得清,目光之中尽是质疑。 非是质疑他们不能作为奇兵,侵入吐蕃境内消除大唐仇敌。 而是担忧,他们如何守住这里。 上方,高仙芝则是言简意赅的开口:“如何守住此地,又如何稳定此地人心?” 不牧其民,诸军便是无根之源,将会陷入内忧外患之中。 第(2/3)页